TOP

年轻人也会中招?早发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干预时机

2025-01-22 15:3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大众普遍认知中,心脏瓣膜病似乎是老年人群的“专属”。然而,近年来,早发性心脏瓣膜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健康。这一疾病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若不及时干预,还可能危及生命。了解早发性心脏瓣膜病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外科干预的时机,对于年轻患者至关重要。

一、早发性心脏瓣膜病:不容忽视的年轻健康“杀手”

心脏瓣膜如同心脏的“单向阀门”,保证血液在心脏内单向流动,维持正常血液循环。当瓣膜因各种原因出现病变,如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心脏的工作负担就会加重,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早发性心脏瓣膜病,通常指在相对年轻的人群(一般指年龄小于65岁,甚至更年轻)中出现的心脏瓣膜病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断技术的进步,早发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医学界和公众的关注,因为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一旦患上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家庭生活,都会遭受沉重打击。

二、年轻人为何会患早发性心脏瓣膜病

先天性因素:部分年轻人的心脏瓣膜病源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瓣膜的形成出现偏差,导致出生时瓣膜结构就存在缺陷。例如,先天性二尖瓣畸形,患者二尖瓣的瓣叶、瓣环、腱索或乳头肌等结构发育异常,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开闭功能。这种先天性瓣膜病变可能在年轻时就逐渐显现出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能进一步加重。

风湿性心脏病:虽然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总体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它仍是导致年轻人早发性心脏瓣膜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链球菌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对抗病菌,但这些抗体有时会错误地攻击心脏瓣膜组织,造成瓣膜损伤。初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若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反复发作,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就可能引发心脏瓣膜的严重病变,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受累最为常见。

感染性心内膜炎:这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表面,特别是心脏瓣膜所引起的疾病。年轻人如果存在静脉吸毒、心脏手术史、长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等情况,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感染微生物在瓣膜表面形成赘生物,破坏瓣膜结构,导致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进而引发瓣膜功能障碍。

其他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年轻人患早发性心脏瓣膜病的风险。长期大量吸烟、酗酒,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影响心脏瓣膜的正常功能。此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累及心脏瓣膜,导致瓣膜病变。

三、外科干预时机:何时是最佳“出手”时刻

症状判断: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相关症状时,应高度警惕并考虑外科干预的可能性。例如,呼吸困难是心脏瓣膜病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如果年轻人在日常活动,如爬楼梯、快走时,出现气短、喘息,且休息后不能迅速缓解,可能意味着心脏瓣膜病变已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肺部淤血。此外,心悸也是一个重要信号,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可能伴有心慌、心跳加快或不规则跳动。当这些症状频繁出现,且逐渐加重时,提示病情可能在进展,此时需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外科手术。

心脏功能评估:通过专业的医学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是确定外科干预时机的关键。心脏超声是诊断心脏瓣膜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清晰显示瓣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测量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医生会根据超声结果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LVEF反映心脏每次收缩时将血液泵出的能力,正常范围一般在50% - 70%。若 LVEF 降至50% 以下,表明心脏功能受损,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来改善瓣膜功能,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瓣膜病变程度:瓣膜病变的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外科干预的时机。以二尖瓣狭窄为例,根据瓣口面积大小,可分为轻度(瓣口面积1.5 - 2平方厘米)和重度(瓣口面积<1.5平方厘米)狭窄。当二尖瓣狭窄达到重度,且伴有明显症状时,如频繁发作的呼吸困难、咯血等,外科手术通常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若出现左心室进行性扩大,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超过70毫米,或收缩末期内径超过50毫米,同时伴有症状或心脏功能下降,也应考虑及时手术。

疾病进展风险:除了当前的症状和病变程度,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疾病的进展风险。例如,对于一些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虽然目前症状可能较轻,但根据其瓣膜病变的类型和特点,预测未来病情可能快速进展,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患者暂时没有明显症状,医生也可能建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外科干预,以降低未来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

早发性心脏瓣膜病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不幸中招。了解其发病原因,及时察觉症状,把握好外科干预的时机,对于年轻患者改善预后、恢复健康生活至关重要。如果年轻人出现疑似心脏瓣膜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检查和评估,以便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樊开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