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内容物(包括胃酸和胃蛋白酶)反流入食管,引起一系列症状,如烧心、反流(感觉胃内容物向上涌动)、胸痛以及可能的其他并发症。GER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食管炎、巴雷特食管(一种食管细胞变化的状况,可能增加食管癌风险)等。本文将深入探讨GERD的病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一、病因解析
GER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障碍:LES是食管与胃之间的环形肌肉,正常情况下,它保持紧闭状态,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当LES松弛或张力下降时,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入食管。
食管清除能力下降:正常情况下,食管通过蠕动波将反流物清除回胃。若食管蠕动减弱,清除能力下降,反流物就会在食管内停留更长时间,增加食管黏膜损伤的风险。
胃内压增高:肥胖、妊娠、腹水、重物搬运等因素可增加腹内压,促使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
食管黏膜防御机制减弱:长期吸烟、饮酒、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削弱食管黏膜的防御能力,使其更易受损。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GERD有家族聚集现象,遗传因素可能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二、症状表现
GERD的症状多样,最常见的包括:
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常在餐后或躺下时加重。
反流:感觉胃内容物向上涌动,有时伴有酸味或苦味。
胸痛:有时与心绞痛相似,需通过检查区分。
咳嗽、哮喘:反流物刺激咽喉和气道可引起咳嗽、哮喘等症状。
声音嘶哑、咽喉痛:反流物损伤咽喉黏膜所致。
三、诊断方法
GERD的诊断通常基于患者的症状、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损伤情况,评估食管炎的严重程度。
24小时食管pH监测:通过食管内放置pH探头,连续记录食管内pH值变化,评估反流事件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观察食管形态,评估是否存在解剖结构异常。
食管测压:测量LES压力及食管蠕动功能,评估LES功能障碍程度。
四、治疗策略
GERD的治疗旨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高脂、辛辣、酸性食物,戒烟限酒,减轻体重,避免餐后立即躺下,抬高床头等。
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s):最常用的药物,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愈合。
H2受体拮抗剂(H2RAs):作用较PPIs弱,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PPIs的替代治疗。
促动力药:增强食管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严重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通过重建LES的抗反流屏障来减少反流。
结语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复杂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应用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GERD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患者应遵医嘱,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公众应增强对GERD的认识,提高健康意识,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刘璞 息县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