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在人们脸上刻下皱纹,在发间染上白霜,也悄悄偷走了我们清晰的“视”界——老视,这个与年龄相伴而来的眼部问题,正悄然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
一、老视:岁月“馈赠”的视力困扰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妙的照相机,晶状体如同相机的镜头,睫状肌则是控制镜头伸缩的“调节器”。年轻时,晶状体柔软有弹性,睫状肌功能强大,能够灵活地调节晶状体的形状,让我们轻松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就像机器零件会老化一样,眼睛的这些部件也开始“罢工”。
晶状体逐渐失去弹性,变得硬化,睫状肌的收缩能力也大不如前。这就像是原本灵活自如的弹簧,随着时间推移变得僵硬,无法像以前那样自由伸缩。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不能像年轻时那样快速变凸来聚焦光线,导致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出现看近处模糊不清的症状,这就是老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眼”。
二、老视的“脚步”悄然而至
老视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到来常常悄无声息。很多人一开始只是感觉看近处的小字有些吃力,需要把书报拿远一点才能看清;或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阅读变得困难,眼睛容易疲劳、酸痛。这些细微的变化往往被人们忽视,以为只是用眼过度或者暂时的不适。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视的症状会逐渐加重。看近处时,不仅需要把物体拿得更远,还可能出现重影、串行等情况。比如,看手机短信时,文字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勉强看清。在日常生活中,像看药品说明书、菜单这样原本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困难重重,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老视带来的“连锁烦恼”
老视不仅仅影响视力,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烦恼。由于看近处困难,人们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歪头或者离远看物体,这些不良的用眼姿势会导致颈部、肩部的肌肉紧张,引发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长期眼睛疲劳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
在社交场合中,老视也会让人陷入尴尬。比如在参加聚会时,想要看清朋友的脸或者手机上的信息,却因为视力问题而力不从心,可能会让人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活动的积极性。对于一些需要精细视觉工作的人来说,如画家、雕刻师、医生等,老视更是会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应对老视:守护清晰“视”界的方法
面对老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佩戴老花镜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在市场上的老花镜种类繁多,有成品老花镜和定制老花镜。成品老花镜价格便宜,购买方便,但可能无法完全满足每个人的视力需求。定制老花镜则可以根据个人的视力情况、瞳距等进行精确制作,佩戴更加舒适,视觉效果更好。
除了佩戴老花镜,还可以通过一些眼部训练来延缓老视的发展。比如,经常进行远近交替视物训练,让眼睛在远近不同的物体之间来回调节,锻炼睫状肌的功能。还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这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眺望远方,放松眼睛。保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同时,合理饮食也很重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的健康有益。
五、积极面对,拥抱清晰生活
老视是岁月留给我们的印记,虽然它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抱怨和沮丧。我们要积极面对,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应对老视,守护我们清晰的“视”界。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老视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过程,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它。不要因为老视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依然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岁月或许会偷走我们的青春,但只要我们用心呵护,依然可以拥有清晰的“视”界,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让我们用科学的知识和积极的态度,与老视和平共处,拥抱更加清晰、美好的生活。
(姬周朵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白内障二病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