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术器械无菌保障,探秘背后流程

2025-05-06 07: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疗领域,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手术的成功,除了依赖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术,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常常被大众忽视,那就是手术器械的无菌保障。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安危,其背后有着一套严谨且复杂的流程,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秘。

手术器械的回收
手术结束后,用过的手术器械并不会随意丢弃,而是开启了它们的“无菌保障之旅”的第一步——回收。专业的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人员会依据严格的操作规程,及时将手术器械从手术室回收。他们身着防护装备,以防止在回收过程中接触到器械上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回收时,工作人员会仔细核对器械的种类、数量以及完整性,确保无一遗漏。这些器械通常会被放置在专用的密闭回收容器中,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容器会被迅速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入下一步处理流程。

清洗环节:去除污垢与潜在病原体
清洗是保障手术器械无菌的基础且关键步骤。手术器械在使用过程中,会沾染血液、组织液、脂肪等各种污垢,这些污垢不仅影响器械的外观,更重要的是为微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温床。清洗分为预处理、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等多个阶段。

预处理在手术室或器械使用科室就会初步进行,目的是防止血液等干涸在器械表面,影响后续清洗效果。通常会采用流动水冲洗、浸泡含有酶类的清洁剂等方式,初步去除大部分明显的污垢。

到了消毒供应中心后,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缝隙多的精密器械,如眼科显微器械、腔镜器械等,会先进行手工清洗。工作人员会使用专用的刷子、棉签等工具,细致地刷洗器械的每一个部位,确保任何隐蔽角落都不会残留污垢。手工清洗完成后,大部分器械会进入机械清洗设备,如超声波清洗机、喷淋清洗器等。超声波清洗机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产生微小气泡,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冲击力能够有效去除器械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喷淋清洗器则通过高压喷头,将含有清洁剂的热水以特定的角度和压力喷洒在器械上,实现全方位的清洗。清洗完成后,工作人员还会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器械的清洁度,确保每一件器械都达到近乎完美的清洁状态。

消毒:进一步杀灭微生物
清洗后的手术器械,虽然表面污垢已被去除,但仍可能残留有各种微生物,因此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或去除器械上的致病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水平。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热力消毒、化学消毒和低温消毒等。

热力消毒是一种较为常用且可靠的消毒方式,通常采用湿热消毒,如煮沸消毒、流通蒸汽消毒和压力蒸汽消毒。其中,压力蒸汽消毒在医院应用最为广泛,它利用饱和蒸汽在一定压力下产生的高温(通常可达121℃或134℃)来杀灭微生物。这种方法杀菌谱广、杀菌效果可靠,能够有效杀灭细菌芽孢、病毒、真菌等各类微生物。化学消毒则是使用化学消毒剂对器械进行消毒,如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适用于一些不耐热的器械,如部分内镜、塑料器械等。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需要严格控制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等条件,以确保消毒效果。对于一些对温度和湿度敏感的精密器械,如电子腹腔镜、神经刺激器等,则会采用低温消毒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等。这些低温消毒方法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灭菌效果,避免对器械造成损坏。

包装:为无菌保持保驾护航
经过消毒后的手术器械,需要进行精心包装,以防止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再次受到污染。包装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具备良好的微生物屏障性能、透气性和物理强度。常用的包装材料有皱纹纸、无纺布、纸塑包装袋和硬质容器等。

对于单件器械或小型器械包,常采用纸塑包装袋进行包装。纸塑包装袋一面是纸,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够保证灭菌过程中蒸汽的穿透;另一面是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阻隔性,可防止微生物的侵入。在包装时,工作人员会将器械整齐放置在包装袋内,使用封口机进行密封,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对于较大的器械包或多件器械的组合包,会使用皱纹纸、无纺布或硬质容器进行包装。包装过程中,会放置化学指示物,如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胶带等。这些指示物在经过灭菌处理后,会发生颜色变化,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器械是否经过了有效的灭菌过程。包装好的器械包还会贴上标签,注明器械的名称、规格、数量、包装日期、有效期以及灭菌批次等信息,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灭菌:实现绝对无菌的关键步骤
灭菌是手术器械无菌保障流程中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杀灭器械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绝对无菌的状态。目前,医院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

压力蒸汽灭菌,如前所述,具有高效、快速、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耐高温、耐高湿的手术器械,如金属器械、玻璃器皿等。在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时,需要将包装好的器械包放置在灭菌器内,按照设定的灭菌程序进行操作。灭菌程序通常包括预热、升温、灭菌、干燥等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温度和压力都有严格的要求。灭菌完成后,需要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常用的监测方法有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通过观察灭菌器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符合设定要求来判断灭菌过程是否正常;化学监测利用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灭菌是否有效;生物监测则是使用含有特定微生物芽孢的生物指示剂,经过灭菌处理后,将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观察微生物芽孢是否被完全杀灭,这是判断灭菌效果的金标准。

环氧乙烷灭菌适用于一些不耐高温、不耐湿的器械,如电子设备、光学仪器等。环氧乙烷是一种广谱灭菌剂,能够穿透复杂的包装材料和器械的缝隙,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环氧乙烷灭菌过程相对较长,需要严格控制灭菌温度、湿度、环氧乙烷浓度和作用时间等参数。由于环氧乙烷具有毒性和易燃易爆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配备专门的通风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灭菌完成后,需要对器械进行解析,去除残留的环氧乙烷,以确保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是一种新型的低温灭菌技术,适用于对温度和湿度敏感的精密器械。它利用过氧化氢在低温等离子体的作用下产生的自由基等活性物质来杀灭微生物。这种灭菌方法具有灭菌速度快、对器械损伤小、无残留等优点。在进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时,同样需要严格控制灭菌参数,并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储存与发放:确保无菌器械随时可用
经过灭菌处理且监测合格的手术器械,会被存放在专门的无菌物品存放区。存放区要求环境清洁、干燥,温度和湿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无菌器械包会按照类别、规格、有效期等进行分类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存放架或存放柜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当手术室或其他临床科室需要使用手术器械时,消毒供应中心会根据需求进行发放。发放时,工作人员会再次核对器械的名称、规格、数量以及灭菌有效期等信息,确保发放的器械准确无误且处于无菌状态。发放的器械通常会使用专用的密闭转运车进行运输,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手术器械的无菌保障流程是一个环环相扣、严谨细致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从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到储存与发放,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正是他们的专业付出和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才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患者能够在安全的医疗环境中接受治疗,重获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无菌保障的流程和技术也在持续改进和完善,为医疗质量的提升和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徐祖兰 河南省肿瘤医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