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便秘已成为困扰不少人的健康问题。为了缓解便秘,许多人自行购买泻药服用,却不知这样的行为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 大肠黑变病。这是一种鲜为人知却与我们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肠道疾病,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
肠道 “变色”:大肠黑变病的异常表现
当你拿到肠镜检查报告,看到 “大肠黑变病” 几个字时,难免会感到惊慌。从肠镜图像上看,正常的大肠黏膜表面光滑,呈淡粉色,而患有大肠黑变病的患者,其肠黏膜却像被撒上了一层黑色的 “胡椒粉”,呈现出棕褐色、黑色的色素沉着,仿佛肠道穿上了一件怪异的 “迷彩服” 。这种颜色的改变,不仅是外观上的差异,更预示着肠道健康出现了问题。
大肠黑变病患者的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仅仅是在因其他原因进行肠镜检查时偶然被发现。而有些患者则会出现一系列肠道症状,如便秘,这也是很多患者最初就医的原因;还可能伴有腹胀,总感觉肚子里有气体排不出去,十分难受;少数患者会出现腹痛,疼痛程度不一,有时隐隐作痛,有时则较为剧烈;此外,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对原本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影响营养的摄入 。
追根溯源:长期便秘与乱吃药埋下隐患
大肠黑变病的发生,与长期便秘和滥用泻药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肠道蠕动有其规律,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的废物会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然而,长期便秘的人,肠道蠕动功能减弱,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为了缓解便秘,不少人选择自行购买泻药服用,其中,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泻药是常见的选择,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制成的通便产品。这些蒽醌类物质进入肠道后,会刺激肠黏膜中的神经丛,促进肠道蠕动,从而达到通便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会使肠道神经丛受损,导致肠道蠕动功能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同时,蒽醌类物质还会刺激肠道内的巨噬细胞,使其吞噬大量的色素颗粒,并在肠黏膜内沉积,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大肠黏膜的色素沉着,引发大肠黑变病 。
除了蒽醌类泻药,滥用其他刺激性泻药,如含酚酞的泻药,同样会增加大肠黑变病的发病风险。此外,一些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长期服用抗生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膳食纤维摄入过少)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肠黑变病的发生。
科学诊断:肠镜检查是关键
由于大肠黑变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仅凭患者的主诉很难准确诊断。因此,肠镜检查成为确诊大肠黑变病的重要手段。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大肠黏膜的颜色、形态等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色素沉着以及色素沉着的范围和程度 。同时,医生还会在病变部位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肠道肿瘤等。因为大肠黑变病患者患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所以准确的诊断对于后续的治疗和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规范治疗:改善习惯是核心
一旦确诊为大肠黑变病,患者不必过于恐慌。虽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直接逆转大肠黏膜的色素沉着,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病情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首要任务是停止使用导致大肠黑变病的泻药。对于便秘问题,不能再依赖刺激性泻药,而是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缓解。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是关键,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全谷类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吸收肠道内的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培养排便反射。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温和的通便药物,如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聚卡波非钙等)、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这些药物相对安全,不会对肠道造成严重刺激 。此外,对于伴有肠道菌群失调的患者,还可以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
一般来说,停止使用刺激性泻药并调整生活方式后,多数患者的大肠黏膜色素沉着会在 1 - 2 年内逐渐减轻甚至消失。但需要注意的是,定期进行肠镜复查十分必要,以便及时发现肠道的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先行:守护肠道健康有方法
预防大肠黑变病,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没有便秘问题的人,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合理摄入膳食纤维,多喝水,每天保证 1500 - 2000 毫升的水分摄入,以保持肠道湿润 。同时,坚持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久坐不动,这些都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的蠕动功能。
对于已经存在便秘问题的人,千万不要自行滥用泻药。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等。此外,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年龄在 40 岁以上、有肠道疾病家族史、长期便秘或滥用泻药的人群,建议每 3 - 5 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肠道病变,及时进行干预。
大肠黑变病就像是肠道发出的 “警示灯”,提醒我们关注肠道健康,避免长期便秘和乱吃药的不良行为。只要我们重视肠道健康,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预防大肠黑变病,让肠道保持健康活力,享受美好的生活。
(李永冰 许昌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