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抽搐宝宝的日常护理,这些细节要注意

2025-04-23 08: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9844

一、宝宝抽搐,家长揪心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心头大事,可一旦宝宝突发抽搐,那场景简直能让家长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儿。宝宝可能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或抖动,小脸憋得通红,甚至口吐白沫,看着宝宝遭受这样的痛苦,家长们心急如焚又手足无措。抽搐,这个在儿科较为常见却又极具危险性的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高热、癫痫、脑部感染等诸多原因。当宝宝不幸经历抽搐发作后,除了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病因,日常护理更是关键,细致入微的照料能帮助宝宝更快恢复,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让宝宝重新绽放灿烂笑容。

二、发作时的紧急护理:争分夺秒保平安

1.确保安全环境:宝宝突然抽搐,家长要立刻变身“安全卫士”。快速扫视周围,把可能伤害宝宝的物品清理干净,像尖锐的玩具、桌椅边角等,防止宝宝在抽搐过程中撞伤。如果宝宝在床上,要拉上床栏,避免翻滚跌落;要是在地上,尽量挪到空旷柔软的地方,如地毯上,给宝宝一个相对安全的“缓冲地带”,为后续急救争取平稳空间。

2.保持呼吸通畅:这可是重中之重。宝宝抽搐时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极易堵塞气道。家长千万别强行撬嘴,以免损伤牙齿和口腔黏膜,可以用柔软的毛巾、纱布等轻轻垫在宝宝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迅速将宝宝头偏向一侧,让口中分泌物流出,避免倒流进气管引起窒息,就像守护生命的“通气道”,一刻也不能松懈,确保氧气能顺畅进入宝宝肺部。

3.记录关键信息:在这紧张时刻,家长要尽量保持冷静,化身“细心记录员”。留意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发作表现,比如是一侧肢体抽动还是全身抽动、眼睛有无凝视等,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情至关重要。等就医时,准确告知医生,能帮助他们快速诊断,制定精准治疗方案,如同给医生提供了开启救治之门的“钥匙”。

三、发作后的安抚照料:温柔呵护助恢复

1.身体检查与清洁:抽搐结束,宝宝往往疲惫不堪,家长先别急着抱起,要轻轻检查宝宝身体有无受伤,尤其是头部、四肢。若发现皮肤擦伤、淤青,及时用碘伏消毒处理。同时,用温水毛巾轻轻擦拭宝宝脸部、嘴角残留的白沫,让宝宝感觉清爽舒适,就像帮宝宝驱散一场噩梦后的阴霾,开启舒缓的恢复之旅。

2.补充水分与营养:宝宝经历抽搐,体力消耗大,水分流失多,这时候要慢慢喂些温水,少量多次,补充身体所需。如果宝宝意识清醒,食欲尚可,可以喂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像为宝宝的身体注入“能量剂”,助力恢复体力,但千万别强迫进食,遵循宝宝的意愿,温柔呵护肠胃。

四、睡眠与休息:养精蓄锐促康复

1.营造安静环境:宝宝抽搐后身体虚弱,需要充足睡眠修复。家长要把卧室布置成安静的“避风港”,拉上窗帘,调暗灯光,减少噪音干扰,让宝宝仿佛置身宁静的港湾,安心入睡,每晚尽量保证宝宝有10-12小时高质量睡眠,为身体恢复按下“加速键”。

2.舒适睡姿调整:睡眠姿势也有讲究,让宝宝侧卧或仰卧,头略偏向一侧,这样既能保持呼吸通畅,又能防止呕吐物误吸。家长睡前多留意,若发现宝宝睡姿不当,轻轻调整,就像宝宝的“睡眠守护天使”,确保宝宝在睡梦中也安全无忧,养精蓄锐迎接新一天。

五、日常活动管理:适度运动强体质

1.循序渐进活动:宝宝恢复些体力后,可适当活动,但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的坐起、翻身开始,慢慢增加活动量,像在室内散散步、玩会儿轻柔的亲子游戏,每次活动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即可,让宝宝身体逐渐适应,重拾活力,避免过度劳累引发再次抽搐。

2.避免刺激因素:一些刺激性活动要坚决避开,像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去嘈杂拥挤场所等,强光、噪音、过度兴奋都可能刺激宝宝脆弱的神经系统,成为抽搐发作的“导火索”。家长要细心筛选宝宝的日常活动,为宝宝营造平和、稳定的成长环境。

六、体温监测:严防高热再“敲门”

1.定期测量体温:对于因高热惊厥引发抽搐的宝宝,体温监测是“日常必修课”。准备一支电子体温计,每隔2-3小时给宝宝测一次体温,尤其是清晨、午后、傍晚这些体温容易波动时段,像紧盯健康的“温度计”,及时掌握宝宝体温变化。

2.合理退热降温:一旦发现宝宝体温有上升趋势,接近38℃,就要采取退热措施。物理降温先行,用温水擦拭宝宝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若体温超过38.5℃,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按剂量精准用药,把高热这个“小恶魔”挡在门外,守护宝宝健康。

七、遵医嘱服药:精准用药守安康

1.按时按量服药:如果宝宝确诊癫痫等需要长期服药的疾病,家长务必担起“用药监督员”职责。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剂量给药,设置闹钟提醒,确保不漏服、不多服,像守护生命的“药神”,让药物持续稳定发挥作用,控制病情。

2.观察药物反应:服药期间,家长要化身“敏锐观察员”,留意宝宝用药后的反应。有无嗜睡、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若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让宝宝在安全用药轨道上走向康复。

八、心理关怀:驱散阴霾重绽笑

1.情感陪伴:宝宝经历抽搐,内心可能恐惧不安,这时候家长的陪伴就是“心灵安抚剂”。多抱抱宝宝,温柔抚摸,轻声安慰,用充满爱意的眼神传递安全感,让宝宝知道有家人在身边守护,驱散心中阴霾。

2.童趣引导:借助玩具、绘本等,和宝宝玩些轻松有趣的小游戏,读温馨小故事,转移宝宝注意力,帮宝宝重新找回快乐,让笑容再次绽放在宝宝脸上,从心理层面助力康复,让宝宝身心健康成长。

九、总结

宝宝抽搐后的日常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细心与爱心的“持久战”。从发作时的紧急处理,到发作后的全方位照料,再到日常的细致呵护,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关乎宝宝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只要掌握这些关键细节,用满满的爱为宝宝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就能陪伴宝宝顺利度过艰难时刻,让宝宝重新活力满满,向着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李娅娅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重症监护病区 主管护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