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灸出健康来,常见病怎么灸?哪些人可以做保健灸呢?

2024-05-21 17:5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养生这件事上,大家是不是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吃保健品怕有副作用,运动又坚持不下来。今天我必须给大家分享一个超棒的养生秘诀——艾灸!简单又有效,在家就能操作,说不定还能让你少往医院跑!

先跟大家唠唠,艾灸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它用来防病保健在咱国家都有老长的历史了。专门用艾灸来增强体质、预防衰老、延年益寿,这就叫保健灸。它主要是针对那些身体没什么明确疾病,但总感觉浑身不得劲儿,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通过艾灸,能帮着调理脏腑,让身体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蹭蹭往上涨。在古代,这种还没生病就先艾灸的方法,有个超酷的名字,叫“逆灸”。

宋代有个超厉害的医家叫窦材,他写的《扁鹊心书》对保健灸法那是赞不绝口,甚至觉得保命的方法里,艾灸排第一!还说人到了60岁以后,每年灸关元穴300壮,就能长生不老。虽然长生不老有点夸张,但他也明确说了,人在没病的时候,经常灸关元穴、气海穴、中脘穴这些,就算不能长生,也能多活个百来年。这听起来是不是超神奇?

一、哪些人适合艾灸呢?快来对号入座!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特别怕风怕冷,大夏天别人吹着空调吃着冰淇淋,他们连风扇都不敢吹,穿衣服永远比别人多一层,手脚还总是冰凉凉的;

还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没什么精神,身体软绵绵的,腰膝酸软,肠胃也时不时闹点小脾气,泌尿生殖方面也有点小问题。

这些情况在中老年人身上更常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的主任医师刘颖说了,像这样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就很适合做保健灸。艾灸能帮着平衡阴阳,延缓衰老,让身体更有活力。

不过,艾灸虽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保健灸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身体得有虚损,而且体内不能有热。要是寒邪跑到身体里,或者本身就气虚阳虚,用艾灸就能散寒温阳,让身体更强壮;可要是本身就火热亢盛或者阴虚火旺,再去艾灸,那简直就是火上浇油,身体反而会更不舒服。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如果想自己在家艾灸,可千万别瞎弄,一定要先找医生看看,让医生根据你的情况给出建议,这样才安全。

二、养护阳气,关元穴堪称“艾灸明星穴”

在艾灸的时候,选对穴位很关键。关元穴就是临床中特别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它还有个超厉害的别名,叫丹田,是人体阳气汇聚的“风水宝地”。阳气充足,人就生龙活虎;阳气要是虚衰了,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阳气暴脱,危及生命。

关于关元穴,还有个超有趣的故事呢!宋高宗绍兴年间,有个叫王超的水寇,遇到了一位世外高人,高人传授给他一种保健养生、延年益寿的方法。王超照着做了之后,年过九十还精神抖擞,皮肤也很有光泽。后来他被抓要问斩,监斩官好奇地问他是不是会什么神奇的妖术。王超说:“哪有什么妖术,就是火力足罢了。每年夏秋之交,小暑到立秋这段时间,我就艾灸关元穴一千壮。时间久了,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天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肚脐下就像有一团火在烧,暖烘烘的。”王超被处死后,行刑官让人把他说的腹暖的地方剖开,发现有一块非肉非骨的组织,硬得像石头一样。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这应该是他长期用瘢痕灸关元穴后,下腹部结缔组织形成的瘢痕。

为啥艾灸关元穴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窦材解释说:“人的真元,是身体的主宰。真气强壮,人就强壮;真气虚了,人就会生病;真气要是没了,人也就没了。”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关元穴是小肠之气在腹部汇聚的募穴。针灸关元穴,能让小肠吸收营养的能力变强,身体得到充足的滋养,自然就少生病了。临床中,刘颖医生用关元穴给很多病人治疗后,病人都说双腿更有力气了,走路都轻快了不少,精神状态也变好了,这也证明了“真气壮则人强”这个理论。

那什么时候艾灸关元穴比较好呢?夏秋之交就很不错。这个时候阳气快要耗尽,阴气开始生长,艾灸能帮助阳气战胜寒邪。到了秋冬季节,阳气已经很虚弱了,阳虚的人症状会更明显,这时候艾灸关元穴,还能补充阳气,抵抗秋冬的寒冷。临床上常用的艾灸关元穴的方法有关元穴温和灸、关元穴隔姜灸和关元穴隔附子灸等等。

三、这些穴位,艾灸一下,常见病都能缓解!

除了关元穴,还有不少穴位艾灸后对身体也有很大帮助。

(一)足三里穴:脾胃的“贴心小棉袄”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它的作用可多了,能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还能帮身体抵抗疾病。明代的杨继洲在《针灸大成》里就主张用艾灸足三里穴来预防中风,还说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像春交夏、夏交秋,都适合艾灸,最好能让两只脚一直有灸疮,这样效果更好。

艾灸足三里穴的时候,可以用温和灸法。把艾条点着后,让它离足三里穴大概3厘米远,要是感觉局部温热舒服,就固定在这个位置。每次灸15分钟左右,看到局部稍微有点红晕就行了。

(二)三阴交穴:女性的“养生宝藏穴”

三阴交穴对消化不良、腹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这些问题都有防治作用,还能调节肝、脾、肾三脏,维持人体的性腺功能。艾灸三阴交穴的时候,用温和灸法就行。左手拿着艾条灸左侧的三阴交穴,右手拿着另一根艾条灸右侧的三阴交穴,每次每个穴位灸10-20分钟。

(三)风门穴:抵御感冒的“小卫士”

风门穴也叫热府,是督脉和足太阳经交会的地方,主要管各种风症,有宣肺解表、通络祛风、调理气机的作用。经常艾灸风门穴,对预防感冒、咳嗽和哮喘都很有效果。一般用温和灸,每次灸10-20分钟,灸到局部感觉温热舒适,皮肤有点发红就行。

四、艾灸小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在临床中,刘颖医生会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搭配其他的穴位。

1. 脾虚湿气重的人,就配上阴陵泉穴、三阴交穴;

2. 脾胃失调的,配上中脘穴、下脘穴、脾俞穴、胃俞穴;

3. 腹泻的,配上天枢穴、大肠俞穴、小肠俞穴;

4. 痛经的,配上气海穴、关元穴、归来穴;

5. 腰痛还特别怕冷的,配上肾俞穴、大肠俞穴;

6. 五更泄的,配上太溪穴、足三里穴;

7. 尿频、尿失禁的,配上复溜穴、阴陵泉穴;

8. 颈椎病的,就灸颈后部两侧的肌肉。

要是症状比较复杂,还会配合毫针刺法一起治疗。

不过,不是所有症状都适合艾灸。比如说失眠的人,就得多注意。有些失眠的人心火、肝火都很旺,这时候再艾灸,可能会让病情加重。所以失眠的人想用艾灸调理,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艾灸的时间和频次也不是固定的,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刘颖医生在临床中,一般会根据病人寒邪或者虚损的程度,施灸15-30分钟,每周2-3次。要是用艾灸来治病,一年四季都能灸;要是为了养生保健,那夏秋之交是最好的时机。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些注意事项。艾灸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被烫伤了。孕妇的下腹部和腰骶部可不能艾灸,小朋友艾灸也要谨慎。而且艾灸的量也要控制好,不是越多越好。关元穴和肝、脾、肾三经都交会,艾灸它能补益真元、固养肾气、理气和血,对虚弱多病、畏寒怕冷、腰膝酸软、月经不调这些虚损性疾病都有帮助,所以从古至今它都是保健强身的重要穴位。

艾灸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养生方法,操作简单,效果还明显。但一定要记住,先找医生辨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艾灸,养出好身体,远离疾病的困扰!

(田孝瑞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