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别慌!超声发现肝血管瘤,这些知识帮你正确认识它

2025-01-20 14: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超声检查时,不少人会惊讶地发现报告上写着“肝血管瘤”。一听到“瘤”字,很多人难免心生恐惧,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严重的疾病。其实,大部分情况下,肝血管瘤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作为超声医学科的主治医师,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肝血管瘤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它,放下心中的担忧。

一、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就像肝脏里长了一个充满血液的“小气球”。它主要由大量增生的血管组成,这些血管像错综复杂的迷宫一样交织在一起。大多数肝血管瘤生长缓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引起任何不适,就默默地“待”在肝脏里。打个比方,它有点像身体里一个安静的“小房客”,不吵不闹,大多数时候不会影响肝脏这个“大房子”的正常运转。

肝血管瘤的形成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就好像在肝脏血管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偏差”,导致部分血管组织异常增生,最终形成了血管瘤。此外,女性体内的激素变化,如怀孕、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对肝血管瘤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这就好比某些特殊的“信号”,可能会让这个“小气球”稍微长大一点。

二、超声是如何发现肝血管瘤的

超声检查就像是医生的一双“透视眼”,能够清楚地看到肝脏内部的情况。当超声的“声波小雷达”发射出的声波遇到肝脏内的血管瘤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处理后,就能在屏幕上形成图像,让医生看到血管瘤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内部结构等信息。

一般来说,典型的肝血管瘤在超声图像上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就像有一些独特的“相貌标志”。它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回声结节,就像在肝脏这片“土地”上,有一个界限分明、回声比较强的区域。不过,有时候肝血管瘤的表现也不那么典型,可能会与其他肝脏疾病相似,这时候就需要医生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超声造影、CT、磁共振成像(MRI)等,进一步“辨认”它的真实“身份”。

三、发现肝血管瘤后需要担心吗

大部分情况下,发现肝血管瘤并不需要过于担心。绝大多数肝血管瘤生长缓慢,对肝脏功能和人体健康没有明显影响。就像前面说的那个安静的“小房客”,只要它不捣乱,不影响肝脏“大房子”的正常生活秩序,我们就可以和它“和平共处”。

一般来说,如果肝血管瘤直径小于5厘米,且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复查的目的是看看这个“小气球”有没有突然长大或者发生其他变化。复查的频率通常可以是每6 - 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保持轻松的心态,正常生活和工作,不要让这个小小的血管瘤成为心理负担。

不过,也有少数情况下,肝血管瘤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当血管瘤长得比较大,直径超过5厘米,或者位置比较特殊时,就可能像一个调皮的“大房客”,开始影响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它可能压迫周围的血管、胆管,导致肝脏血液回流不畅,或者引起胆汁排泄受阻,从而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另外,虽然非常罕见,但肝血管瘤也有破裂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在受到外力撞击等情况下。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就会引起剧烈腹痛,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但这种情况就像中彩票大奖一样罕见,大家不用过于恐慌。

四、肝血管瘤需要治疗吗

正如前面所说,大多数肝血管瘤不需要治疗。对于那些直径较小、没有症状的肝血管瘤,定期观察随访就足够了。就像看着一个安静的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玩耍,只要他不惹麻烦,我们就不需要过多干涉。

但是,如果肝血管瘤出现了以下情况,可能就需要考虑治疗了:

1. 瘤体较大且有症状:当肝血管瘤直径超过5厘米,并且已经引起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如前面提到的腹痛、腹胀等,影响了日常生活质量,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治疗,帮助缓解症状。

2. 生长迅速:在定期复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肝血管瘤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比如在短时间内(如6个月 - 1年)直径增大超过2厘米,这可能提示血管瘤的生长出现了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并考虑治疗。

3. 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如果肝血管瘤长在肝脏的边缘,或者靠近重要的血管、胆管等结构,即使瘤体不大,但因为位置特殊,有破裂出血或压迫周围重要结构的风险,医生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治疗。

目前,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有多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血管瘤的大小、位置、数量等,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 手术治疗:这是治疗肝血管瘤的常用方法之一,就像是把这个“小气球”从肝脏里直接拿掉。对于较大的、有症状的肝血管瘤,或者怀疑有恶变可能的情况,手术切除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方式有多种,如肝部分切除术、血管瘤剥除术等,医生会根据血管瘤的具体位置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虽然手术治疗相对彻底,但毕竟是一种有创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创伤,术后恢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2. 介入治疗:这是一种相对微创的治疗方法,就像通过一条“秘密通道”,把药物或栓塞材料送到血管瘤内部,让这个“小气球”慢慢瘪下去。具体操作是在X线的引导下,通过大腿根部的血管插入一根细细的导管,一直送到供应血管瘤的血管,然后注入栓塞剂,阻断血管瘤的血液供应,使瘤体逐渐萎缩、变小。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射频消融治疗:这就像是给血管瘤“加热”,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量,把血管瘤组织“烫死”。医生会在超声或CT的引导下,将一根射频针经皮肤穿刺插入到血管瘤内部,通过射频针发射的射频电流使周围组织产生高温,从而破坏血管瘤组织。射频消融治疗也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较小的、位置合适的肝血管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五、日常生活中如何照顾肝脏,预防肝血管瘤的变化

发现肝血管瘤后,虽然大部分情况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照顾好肝脏,尽量减少可能对血管瘤产生影响的因素。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非常重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就像给肝脏提供的“营养小卫士”,有助于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就像肝脏的“小负担”,吃多了可能会加重肝脏的工作压力。另外,要避免饮酒,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很大,就像一把“小刀子”,会慢慢损伤肝脏细胞,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甚至可能对肝血管瘤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2. 规律作息:肝脏也需要充足的休息来维持正常的功能。就像我们人工作一天需要好好睡觉恢复精力一样,肝脏在夜间也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所以,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尽量避免熬夜。熬夜就像打乱了肝脏的“生物钟”,可能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毒,长期下去对肝脏健康不利。

3.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肝脏健康也有好处。就像给身体的各个器官“做按摩”,让它们都能更好地工作。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时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尤其是对于肝血管瘤较大的患者,过度运动可能会增加肝脏受到外力撞击的风险,对血管瘤造成损伤。

4. 避免外伤:前面提到过,虽然肝血管瘤破裂出血非常罕见,但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肝脏受到外力撞击。在进行一些可能有危险的活动,如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时,要注意保护好腹部,避免受伤。如果不小心腹部受到撞击,尤其是肝区部位,即使当时没有明显不适,也最好及时就医检查,看看肝血管瘤有没有受到影响。

发现肝血管瘤后,大家不要惊慌失措。大多数肝血管瘤是良性的,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就可以和这个“小房客”和谐共处。如果对肝血管瘤还有其他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让专业的医生为你答疑解惑,给予正确的指导。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肝脏,享受美好的生活。

(张春霞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超声医学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