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拔智齿后脸肿成"仓鼠"?医生:这3天冷敷热敷别搞反!

2023-05-16 17:4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4493

"拔完智齿第三天,脸肿得像被蜜蜂蛰过,同事以为我整容失败……"

这是无数拔牙人的真实写照。明明拔的是颗小牙,怎么脸肿得像含了核桃?更糟心的是,有人按"民间偏方"热敷,结果肿得更厉害!今天,口腔科医生手把手教你:如何用对冷热敷,让术后恢复快人一步。

一、拔智齿后脸肿=手术失败?其实是身体在"打仗"!

为什么拔智齿会肿成"仓鼠"?

智齿拔除属于创伤性手术,尤其是阻生智齿,需要切开牙龈、磨除部分牙槽骨,术后必然伴随以下反应:

1.炎症"反击战":

手术创口会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液和体液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肿胀。

2.出血"连锁反应":

拔牙窝凝血块形成过程中,若压迫止血不到位,血液渗出到周围软组织,也会加重肿胀。

3.体质"放大镜":

女性生理期、熬夜、免疫力低下时,术后肿胀会更明显(经期凝血功能下降,恢复速度减慢20%-30%)。

4.肿胀高峰期:通常术后2-3天达到峰值,之后逐渐消退。但若超过5天仍不缓解,需警惕感染或干槽症。

二、冷敷VS热敷:时间不对,努力白费!

关键原则:前3天冷敷,3天后热敷,顺序千万别颠倒!

阶段 时间节点 作用机制 操作方法 禁忌与误区

冷敷 术后24-72小时

 1. 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和肿胀

2. 麻痹神经,缓解疼痛

3. 降低局部代谢,减少炎症反应 

1. 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外裹干毛巾(防冻伤)

2. 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

3. 重点敷在耳垂下方至下颌角区域 

× 术后立即热敷(加重渗出,肿成"猪头")

× 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冻伤风险)

× 整夜持续冷敷(导致局部缺血)

热敷 术后72小时后 

1. 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2. 加速代谢废物排出

3. 软化血肿,缓解肌肉僵硬

1. 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40-50℃)

2. 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3. 避开拔牙创口,敷在脸颊外侧 

× 术后3天内热敷(炎症扩散,肿上加肿)

× 温度过高(烫伤风险)

× 热敷时用力按压(破坏血凝块)

真实案例:

28岁白领小林拔智齿后,听信"热敷活血"的说法,术后第二天就开始用热毛巾敷脸,结果脸肿得像"仓鼠",还出现低烧。复诊发现,热敷导致创口渗血增多,炎症扩散,最终输液治疗3天才缓解。

三、加速消肿的"隐藏技巧"

除了冷热敷,这些小妙招能让你少受罪:

1."侧睡大法":

术后当天尽量平躺或偏向健侧睡,避免压迫拔牙侧,减少渗出。

2."吞口水"训练:

术后24小时内唾液带血是正常现象,千万别反复吐口水(易破坏血凝块),可小口吞咽或用纸巾轻拭。

3."吃软饭"指南:

术后2小时可喝水,24小时内吃温凉流食(如牛奶、豆腐脑),避免吸管(负压易引发血凝块脱落)。

4."口罩+帽子"伪装术:

若需外出,戴宽檐帽+口罩遮挡肿胀,还能减少创口污染风险。

四、这些情况需警惕!肿胀≠正常

虽然术后肿胀常见,但以下信号提示异常:

1.肿胀超过5天不缓解:警惕感染或干槽症(拔牙窝空虚、恶臭)。

2.伴随发热(>38℃)或张口受限:可能已扩散至面部间隙,需立即复诊。

3.皮肤出现红疹或瘙痒:可能对消毒剂或药物过敏,需停用相关物品并就医。

医生提醒:

拔智齿后第3天是肿胀"分水岭",若冷敷到位,肿胀应开始缓解;若反而加重,需联系医生检查创口。

五、常见问题Q&A:一次说清你的困惑

Q1:拔牙后脸肿,能化妆遮盖吗?

❌ 不行!化妆品可能污染创口,增加感染风险。

Q2:拔智齿后多久能运动?

✅ 至少3天!剧烈运动(如跑步、健身)可能引发出血或肿胀加重。

Q3:脸肿会影响颜值吗?

��� 放心!肿胀是暂时性的,通常1-2周完全消退,部分人需1-3个月恢复至术前状态。

Q4:拔智齿能瘦脸吗?

❌ 别做梦!脸型由下颌骨决定,拔智齿不会改变骨性结构(除非拔牙后长期因疼痛进食减少导致消瘦)。

六、医生终极建议:把肿胀"扼杀在摇篮里"

1.选对时机:

女性避开生理期(凝血功能差,肿胀风险增加30%),熬夜或感冒后暂缓拔牙。

2.微创拔牙:

优先选择超声骨刀等微创技术(创口小、出血少、肿胀轻)。

3.术后24小时"黄金护理":

严格冷敷+禁漱口刷牙+吃温凉流食,为恢复打下基础。

4.定期复诊:

复杂智齿拔除后需遵医嘱复查(如缝线拆除、创口检查)。

拔智齿后脸肿是身体的正常反应,但冷热敷的顺序和时机决定恢复速度!前3天冷敷控渗出,3天后热敷促吸收,配合正确护理,就能告别"仓鼠脸"。记住:遵医嘱+耐心护理=少受罪+快恢复!

(王哲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