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出血黄金6小时,基底节区>30ml必须手术

2024-03-27 09:3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出血黄金6小时:基底节区>30ml必须手术”这一说法,涉及脑出血的紧急处理以及基底节区出血的手术指征。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详细解析:

一、脑出血的黄金6小时

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突然,进展迅速,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脑出血发生后,有一个被称为“黄金6小时”的救治时间窗。这是指从脑出血发生到开始有效治疗的时间应尽可能控制在6小时以内,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组织的损伤和后遗症的发生。在这一时间窗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基底节区出血的手术指征

基底节区是脑出血的常见部位之一,其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关于基底节区出血的手术指征,一般认为出血量超过30ml是需要考虑手术治疗的。以下是对这一手术指征的详细分析:

出血量与手术的关系:

当基底节区出血量较少时(如小于10ml),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此时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等。

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30ml时,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以及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此时,手术治疗成为必要选择,以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压迫、降低颅内压。

手术时机的选择:

在“黄金6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提高患者的预后。

然而,手术时机的选择并非绝对,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等因素。对于高龄、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手术风险可能较高,需要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

手术方式的选择: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如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等。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基底节区出血的首选手术方式。

三、基底节区出血的保守治疗

虽然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非所有出血量超过30ml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部分患者,保守治疗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以下是对保守治疗的简要介绍:

药物治疗:

控制血压: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减少再出血的风险。

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水肿。

营养脑神经: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康复治疗:

对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如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等,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四、总结与建议

“脑出血黄金6小时:基底节区>30ml必须手术”这一说法虽然强调了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但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在脑出血发生后,应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做好术后护理和康复治疗工作,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此外,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同样重要。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对于存在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消除隐患。通过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朱绍钦 新蔡县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