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以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发热等为主要症状。对于许多患者来说,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令人苦不堪言,不仅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还可能引发中耳炎、肾炎等并发症。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特色护理手段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中,啄治法与耳穴压豆两种疗法双管齐下,从局部治疗与整体调理出发,为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思路与康复希望。
扁桃体炎在中医中属于“乳蛾”范畴,多因外感风热、肺胃蕴热或素体虚弱、邪毒滞留所致。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中医认为其根本在于正气不足,邪毒留恋于咽喉,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不畅。传统的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机体的内环境,而中医特色护理疗法则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实现标本兼治。
啄治法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医外治疗法,其操作原理基于中医经络学说与气血理论。该疗法采用扁桃体手术弯刀,在扁桃体隐窝及表面进行快速、轻巧的点刺,形似鸟雀啄食,故而得名。每次治疗时,医生手持特制刀具,在扁桃体上进行10-20次快速点刺,深度控制在2-3毫米,以刺破隐窝、排出其中的脓栓与分泌物。这种操作能有效疏通局部气血,使壅滞的邪毒得以排出,改善扁桃体的血液循环与代谢。同时,啄刺产生的刺激可激发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减轻炎症、减少扁桃体炎发作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经过啄治法治疗后,多数患者的咽痛症状明显减轻,扁桃体红肿消退,发作频率显著降低。
耳穴压豆则是从整体调理出发,依据中医“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理论。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人体的各个脏腑和部位在耳部都有对应的穴位。与扁桃体炎相关的耳部穴位主要包括咽喉穴、肺穴、脾穴、肾穴等。治疗时,医生会在患者耳部选取3-5个相关穴位,常规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这些穴位3-5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以耳部感到酸、麻、胀、痛为宜。通过对耳部穴位的持续刺激,可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达到疏风清热、健脾益肺、滋肾降火的效果。例如,刺激咽喉穴能直接作用于病位,缓解咽喉疼痛;刺激肺穴可宣肺利咽,改善肺部的宣发肃降功能,减轻上呼吸道的炎症;刺激脾穴和肾穴则能培补后天之本与先天之根,增强机体的正气,抵御外邪入侵,从根本上减少扁桃体炎的发作。
将啄治法与耳穴压豆联合应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啄治法针对扁桃体局部的病灶进行直接干预,迅速缓解症状、清除病邪;耳穴压豆则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二者相辅相成。在临床实践中,先进行啄治法治疗,以快速改善局部症状,待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后,配合耳穴压豆进行持续调理。一般来说,啄治法每周进行1-2次,耳穴压豆每3-5天更换一次,一个疗程为4-6周。
除了这两种特色疗法,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重护理。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烧烤等,以防加重体内的火热之邪;多食用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米粥等。同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此外,患者还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扁桃体炎的复发。
啄治法与耳穴压豆这两种中医特色疗法双管齐下,为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它们不仅能缓解当下的症状,更注重从整体调理机体,改善患者的体质,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特色疗法与日常护理相结合,能够帮助患者摆脱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困扰,重获健康咽喉。
(路玉华 许昌中医院 眼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