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这座精密的“生命城堡”里,心脏堪称最勤劳的“动力核心”,一刻不停地跳动维持全身运转。可当心脏突然出现“电路故障”——房颤,一切都变得不简单。这种病就像城堡里捣乱的“调皮鬼”,不仅让人浑身难受,还特别难缠。今天,心内科和中医专家联手,带大家揭开房颤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为啥这么“难搞”!
一、房颤:心脏里的“电路大乱斗”
(一)西医视角:心脏“电信号”乱套了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心脏跳动靠的是一套精密的“电路系统”。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窦房结就像“总指挥官”,有规律地发出电信号,这些信号沿着特定的“线路”传递,指挥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依次收缩、舒张,保证血液正常泵出。但房颤发作时,这套“电路”彻底乱了套!心房不再听从窦房结的指挥,而是由无数个混乱的电信号同时“发号施令”,导致心房快速、无序地颤动,每分钟能达到350-600次!这时候的心脏,就像一个失控的乐队,每个乐手都在自顾自地演奏,节奏全乱了。
(二)中医解读:气血失调,心神不宁
中医虽然没有“房颤”这个名词,但早就对类似症状有过描述。在中医理论里,心主血脉、藏神志,心脏的正常跳动依赖于气血的滋养和推动。当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或者长期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气血不足,心脏得不到充分滋养,就像缺水的发动机,运转失常;而气滞血瘀,又会让心脏的“道路”堵塞,电信号传递受阻。同时,心神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就像一个人心里慌乱,做事自然没了章法。
二、房颤难缠的“三大罪状”
(一)症状多变,让人捉摸不透
房颤的症状就像“变色龙”,变化多端,特别容易让人掉以轻心。有的患者发作时,感觉心脏突然“砰砰”乱跳,胸口发闷,像有块大石头压着,还会头晕、乏力,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也有不少人,房颤发作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悄无声息地就犯病了,这种无症状房颤更危险,因为患者很难察觉,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有些患者的房颤是阵发性的,一会儿犯病,一会儿又恢复正常,就像和人玩捉迷藏,让人防不胜防。
(二)并发症多,“暗藏杀机”
房颤本身已经够让人头疼了,它带来的并发症更是“暗藏杀机”。最可怕的就是血栓形成!由于心房颤动时跳动不规律,血液在心房里不能正常流动,就容易“瘀滞”,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液“旅行”,如果跑到脑血管,堵塞血管,就会引发脑梗死,导致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要是跑到肺部血管,还会引起肺栓塞,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样十分凶险。此外,长期房颤还会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让心脏这个“动力核心”逐渐失去功能。
(三)治疗复杂,容易复发
房颤的治疗就像打一场持久战,过程复杂,而且还容易复发。西医治疗房颤,常用药物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或者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但这些药物都有副作用,比如抗凝药可能会引起出血,长期服用还得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还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术,通过高温破坏心脏内异常的电信号传导路径,但手术也不是一劳永逸,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复发。中医治疗房颤,讲究辨证论治,通过中药调理气血、养心安神,但中药见效相对较慢,也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服药。而且,就算经过治疗,患者稍有不注意,比如熬夜、情绪波动、大量饮酒,房颤就可能卷土重来,实在是让人头疼。
三、中西医联手“对抗”房颤
(一)西医治疗:“精准打击”
1.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医生会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房颤时的心室率,让心脏跳动不要太快,缓解心慌、胸闷等症状;对于希望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则会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此外,抗凝治疗是房颤治疗的关键一环,常用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防止血栓形成,但使用华法林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调整剂量。
2.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医生通过血管将导管送入心脏,找到引起房颤的异常电信号部位,利用射频能量将其破坏,就像给混乱的“电路”重新布线。还有左心耳封堵术,因为大部分房颤血栓都形成于左心耳,通过封堵左心耳,能有效降低血栓脱落导致脑梗死的风险。
(二)中医调理:“整体修复”
1.中药调理: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用药。对于心气不足、心脉瘀阻的患者,常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桃仁、红花、当归活血化瘀;对于心阳不振、水饮凌心的患者,则用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以温阳利水、安神定悸。这些中药就像给心脏进行“全面检修”,调理气血、平衡阴阳。
2.中医特色疗法:针灸也是治疗房颤的有效方法。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能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神门穴是心经原穴,可养心安神;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能宽胸理气。通过针刺这些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功能。此外,耳穴压豆也是常用的辅助疗法,在耳朵的心、神门、交感等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通过按压刺激穴位,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三)日常养护:“防患未然”
无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调理,日常养护都至关重要。患者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饮食上要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还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因为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加重心脏负担。定期复查也必不可少,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及时了解心脏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房颤这个心脏里的“电路故障”虽然难缠,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特点,中西医联手,科学治疗、用心养护,就一定能和它“斗智斗勇”,让心脏重新恢复正常节律。别让房颤打乱生活节奏,从现在开始,重视心脏健康,和房颤说“不”!
(崔宇 驻马店市中医院 心内一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