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房颤射频消融术,心脏的“电路维修”是如何实现的?

2023-07-19 09: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失去了正常的节律。这种异常心律不仅影响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还可能增加中风和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为了治疗房颤,医学界开发了一系列治疗方法,其中房颤射频消融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被誉为心脏的“电路维修”。本文将深入探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原理、过程、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一、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原理

房颤的发生往往与心房内的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有关。这些异常路径就像电路中的“短路”,导致心房肌细胞异常兴奋,形成快速而不规则的心跳。射频消融术利用射频能量,通过导管精确作用于这些异常电信号传导区域,产生局部高温,从而破坏这些“短路”区域的心肌组织,使其形成瘢痕,不再传导异常电信号。这一过程类似于电路维修中的“断路”处理,旨在恢复心脏正常的电生理传导路径。

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过程

房颤射频消融术通常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整个过程包括术前准备、导管置入、射频消融和术后监测几个步骤:

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全面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和确定消融靶点。同时,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药物过敏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导管置入:在X光或三维标测系统的引导下,医生通过大腿或手臂的血管,将特制的消融导管送入心脏内部,特别是左心房。这些导管能够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精确定位异常电信号传导区域。

射频消融:一旦定位准确,医生将启动消融导管释放射频能量。射频能量通过导管尖端传导至心肌组织,产生局部高温(通常约70°C),破坏目标区域的心肌细胞。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多次重复,以确保彻底消除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

术后监测:手术结束后,患者需在监护室观察一段时间,监测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确保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三、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效果

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总体而言,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一次成功的射频消融术可以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后,患者通常能够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减少心悸、乏力等症状,降低中风和其他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四、术后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术后,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如抗凝药和抗心律失常药,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房颤复发。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促进心脏健康,减少房颤复发的风险。

定期随访:术后定期回医院复查,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和消融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

注意并发症:虽然射频消融术相对安全,但仍存在出血、感染、心脏穿孔等潜在并发症。患者术后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

五、结语

房颤射频消融术作为心脏的“电路维修”,通过精确破坏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为房颤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正在不断提高。然而,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术水平,还依赖于患者的术后配合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因此,对于房颤患者而言,选择射频消融术的同时,也应积极调整生活习惯,遵循医嘱,共同促进心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常国栋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律失常心脏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