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再孕的情况日益常见。瘢痕子宫再孕分娩,犹如在钢丝绳上行走,充满风险,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科学应对,依然可以保障母婴安全。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瘢痕子宫形成原因
瘢痕子宫主要是因剖宫产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穿孔修补术等子宫手术形成。其中,剖宫产是最常见的原因。手术时,子宫肌层被切开又缝合,愈合后就留下瘢痕组织。这些瘢痕组织与正常子宫肌层结构不同,弹性和收缩性较差,给再次妊娠和分娩带来潜在风险。
二、再孕分娩的风险
1. 子宫破裂:这是瘢痕子宫再孕分娩最严重的风险。在妊娠晚期,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子宫不断增大,瘢痕处的子宫肌层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分娩过程中,子宫强烈收缩,瘢痕处薄弱的肌层难以承受这种压力,就可能发生破裂。子宫破裂不仅会导致产妇大出血,危及生命,还会使胎儿在子宫内失去安全环境,面临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
2. 产后出血:瘢痕子宫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由于瘢痕处的子宫肌层收缩能力弱,胎盘娩出后,子宫难以有效收缩来关闭血管,从而导致出血不止。大量失血会引发产妇贫血、休克,甚至需要切除子宫来挽救生命。
3. 胎盘异常:包括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瘢痕子宫使子宫内膜受损,再次怀孕时,胎盘为获取足够营养,可能会附着在子宫下段瘢痕处,形成前置胎盘;更严重的是,胎盘绒毛可能侵入子宫肌层,即胎盘植入,这会导致胎盘剥离困难,引发致命性大出血。
三、应对策略
1. 孕前评估:瘢痕子宫女性计划再孕时,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通过B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手段,评估子宫瘢痕的厚度、愈合情况。若瘢痕愈合不良,医生会建议适当延长避孕时间,或进行相应治疗,改善瘢痕状况后再考虑怀孕。
2. 孕期监测:整个孕期需密切监测。增加产检次数,通过超声检查动态观察子宫瘢痕厚度、胎儿生长发育及胎盘位置。孕晚期更要警惕子宫破裂的征兆,如腹痛、阴道流血等。若发现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分娩方案,必要时提前住院待产。
3. 分娩方式选择:分娩方式的决策至关重要。对于子宫瘢痕愈合良好、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存在、此次妊娠无其他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在医生充分评估后,可谨慎尝试阴道分娩。但产程中需严密监护,一旦出现子宫破裂迹象,如宫缩异常、胎心改变等,立即转为剖宫产。多数情况下,为确保安全,医生会建议瘢痕子宫产妇选择剖宫产,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孕38 - 39周,此时胎儿已成熟,又能避免因宫缩引发子宫破裂风险。
四、护理要点
1. 心理护理:瘢痕子宫再孕产妇常承受巨大心理压力,担心分娩风险和胎儿安危。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产妇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讲解相关知识,告知应对措施,增强其信心,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2. 孕期护理:指导产妇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控制胎儿体重,避免胎儿过大增加分娩风险。嘱咐产妇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压。教会产妇自我监测胎动,若胎动异常及时就医。
3. 分娩期护理:选择阴道试产的产妇,产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宫缩、胎心及子宫瘢痕处压痛情况。一旦出现异常,迅速做好剖宫产准备。剖宫产产妇,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手术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出血等并发症。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血栓形成。
4. 产后护理:加强产后宫缩监测,及时给予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注意观察恶露量、颜色及气味,预防感染。指导产妇正确哺乳,促进子宫复旧。同时,关注产妇心理状态,预防产后抑郁发生。
瘢痕子宫再孕分娩虽存在风险,但通过科学的孕前评估、孕期监测、合理的分娩方式选择及全面细致的护理,能有效降低风险,保障母婴安全。瘢痕子宫女性再孕时,务必选择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平稳度过孕期和分娩期,迎接新生命的健康诞生。
(袁欢 河南省延津县人民医院 产科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