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产后抑郁不是矫情,这些信号要警惕

2024-04-24 13:4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3676

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中,有一种阴霾却可能悄然笼罩新妈妈,那便是产后抑郁。它不是一时的情绪低落,更不是所谓的“矫情”,而是一种需要被重视的精神健康问题。据统计,大约10%-15%的新妈妈会在产后遭遇不同程度的抑郁 ,了解产后抑郁相关知识刻不容缓。

一、认识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通常在产后4周内出现,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激素水平的剧烈波动是引发产后抑郁的重要生理因素。孕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大幅升高,可分娩后,这些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身体难以迅速适应,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如血清素、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对情绪调节起着关键作用,失衡时就容易导致抑郁情绪产生。

除生理因素外,心理和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新妈妈身份的突然转变,让许多女性一时难以适应,对育儿知识的匮乏、担心照顾不好宝宝,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家庭支持不足同样是重要诱因,如果家人对新妈妈关心不够,将重心都放在宝宝身上,忽略了新妈妈的需求,或者夫妻关系因宝宝的到来产生摩擦,都会使新妈妈感到孤独和无助。经济压力、生活环境变化等也会成为压垮新妈妈心理防线的稻草。

二、警惕产后抑郁信号

1. 情绪变化:持续的情绪低落是产后抑郁的典型表现,新妈妈常常莫名哭泣,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致,即使是曾经热爱的活动,如看电影、逛街等,现在也毫无热情。情绪变得极不稳定,一会儿悲伤难过,一会儿又烦躁易怒,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2. 睡眠和饮食问题:睡眠紊乱十分常见,有些新妈妈难以入睡,即使宝宝入睡后,自己也辗转反侧;有些则容易惊醒,稍有动静就难以再入眠。饮食方面,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对美食失去欲望,体重明显下降;也有部分新妈妈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情绪,导致体重增加。

3. 自我评价降低:新妈妈可能过度自责,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母亲,觉得没有能力照顾好宝宝,对宝宝的哭闹感到无比愧疚,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配得上做妈妈。这种自我否定的想法会不断在脑海中盘旋,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

4. 认知和注意力问题:时常表现出记忆力减退,刚刚做过的事情可能就忘记了,比如忘记给宝宝冲奶粉,或者找不到自己常用的物品。注意力也难以集中,在照顾宝宝时容易分心,无法专注于育儿事务。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消极念头,如伤害自己或宝宝,这是极其危险的信号,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寻求专业帮助。

三、全方位护理,帮助新妈妈走出阴霾

1. 家人的关爱与支持:家人尤其是丈夫,要给予新妈妈足够的关心和陪伴。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和照顾宝宝的责任,让新妈妈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在新妈妈情绪低落时,耐心倾听她的烦恼,给予安慰和鼓励,不要指责或抱怨。同时,协调好家庭关系,让新妈妈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避免家庭矛盾对其造成心理伤害。

2. 自我调节:新妈妈自身也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每天抽出15 - 30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帮助缓解焦虑和压力。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这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改善情绪。此外,不要总是局限在家中照顾宝宝,可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与朋友交流,分享育儿经验,避免陷入孤独的情绪中。

3. 专业干预:如果新妈妈发现自己出现了产后抑郁的症状,不要讳疾忌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会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新妈妈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家人要鼓励新妈妈积极接受治疗,监督按时服药,确保治疗效果。

产后抑郁是新妈妈在人生特殊阶段面临的挑战,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它,及时发现信号并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就一定能帮助新妈妈顺利度过这个难关,迎来充满阳光的新生活。让我们共同关注产后妈妈的心理健康,给予她们更多的爱与关怀。

(袁欢 河南省延津县人民医院 产科 副主任护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