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肾病综合征肾脏的隐形‘重击’,你了解多少?

2025-04-17 20:5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简称NS)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以其典型的“三高一低”症状——高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而著称,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防策略,旨在提高公众对这一隐形‘重击’的认识。

一、发病机制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涉及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具有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双重功能,能够有效阻止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通过。然而,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这些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进而形成蛋白尿。同时,由于血浆蛋白的大量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腔进入组织间隙,引发水肿。此外,肝脏代偿性合成蛋白增加,脂蛋白分解减少,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以“三高一低”最为典型:

高蛋白尿:尿蛋白定量通常大于3.5g/d,是肾病综合征的核心特征。

高度水肿:常见于眼睑、颜面部及双下肢,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高脂血症: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显著升高。

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是肾病综合征的另一重要标志。

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血压升高等症状。

三、诊断方法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结合“三高一低”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发现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

影像学检查:如肾脏B超、CT等,有助于排除肾脏器质性病变。

肾活检:是明确肾病综合征病因和病理类型的金标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四、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控制并发症、延缓疾病进展。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优质蛋白摄入。

药物治疗:

利尿剂:用于缓解水肿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

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用于控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损伤。

降脂药:用于调节血脂水平。

对症治疗:针对感染、血栓等并发症进行相应治疗。

肾移植: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考虑肾移植作为治疗手段。

五、预防策略

预防肾病综合征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定期监测,及时治疗。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避免过度肥胖。

适量运动:保持适度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药物滥用: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期大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及时发现肾脏病变。

六、结语

肾病综合征作为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危害,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护肾脏健康。同时,提高公众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肾脏健康,远离肾病综合征的困扰。

(陈姗姗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肾病风湿免疫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