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血压居家管理指南:测压、用药与生活习惯全解析

2025-02-21 16: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我国约3亿成年人的健康。作为主管护师,我深知居家管理对高血压控制的重要性。本文将全面解析高血压患者居家管理的三大核心内容:血压监测、规范用药和生活方式调整,帮助患者实现科学有效的自我管理。

一、正确测量血压:居家监测的基础

1.血压计的选择与使用

电子血压计已成为居家监测的首选,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购买时应注意查看是否有ESH、BHS或AAMI认证标志。不推荐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因其准确性较差。

使用要点:

测量前静坐5分钟,避免运动、吸烟、饮咖啡

袖带位置与心脏平齐

测量时保持安静,不说话、不移动

每次测量间隔1-2分钟,取两次平均值

2.测量频率与记录

初诊或调整治疗方案时:每天早晚各测1次,连续7天血压稳定后:每周测量1-2天特殊情况: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时随时测量

建议使用专用记录本或健康APP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血压值和心率,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3.测量常见误区

只在不适时测量:可能错过无症状的高血压

长期单次测量:无法反映全天血压波动

过度关注单次数值:应关注长期趋势

测量姿势不正确:导致误差可达10-15mmHg

二、科学用药:血压控制的基石

1.常用降压药物分类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一线降压药物包括:

钙拮抗剂(CCB):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

适合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常见副作用:踝部水肿、面部潮红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培哚普利

适合合并糖尿病、肾病者

注意干咳副作用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厄贝沙坦

与ACEI类似但干咳少见

价格相对较高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适合盐敏感性高血压

注意电解质监测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适合合并冠心病、心衰者

可能影响糖代谢

2.用药注意事项

坚持规律服药:即使无症状、血压正常也不可随意停药

了解药物特性:如ACEI类应在早晨服用,利尿剂最好在白天服用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减弱降压效果

处理漏服情况:

短效药:漏服后2小时内可补服

长效药:当天任何时候都可补服

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跳过,不双倍服用

3.药物不良反应识别

常见不良反应及应对:

低血压症状:头晕、乏力→测量血压,咨询医生调整剂量

干咳(ACEI):持续不缓解可考虑换ARB类

踝部水肿(CCB):抬高下肢,严重时就医

电解质紊乱(利尿剂):定期检测血钾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面部肿胀、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三、生活方式调整:降压的"天然药物"

1.饮食管理:DASH饮食原则

低钠高钾:

每日盐摄入<5g(约一啤酒瓶盖)

避免隐形盐:酱油、腌制品、加工食品

增加高钾食物:香蕉、菠菜、土豆

丰富蔬果:

每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

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优质蛋白:

鱼类每周≥2次

脱脂或低脂乳制品每日300ml

限制红肉,选择禽肉

全谷物为主:

替代精制谷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科学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

每周≥5天,每次30分钟

强度: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抗阻训练:

每周2-3次,每次8-10个动作

选择轻中度阻力

避免屏气用力

注意事项:

避免清晨血压高峰时段运动

血压>160/100mmHg时应咨询医生

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

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性运动

3.体重管理

目标:BMI<24kg/m²,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策略:

每日热量减少500kcal

控制进食速度

记录饮食日记

寻求家人支持

4.心理与睡眠调节

压力管理:

每日10-15分钟深呼吸练习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

培养兴趣爱好

睡眠改善:

保持规律作息

睡前避免咖啡因和屏幕

创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

打鼾严重者筛查睡眠呼吸暂停

5.戒烟限酒

戒烟:

明确戒烟日期

寻求戒烟门诊帮助

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

避免被动吸烟

限酒:

男性每日酒精≤25g(约啤酒750ml)

女性≤15g

高血压患者最好戒酒

四、特殊情况处理

1.血压突然升高

处理原则:

安静休息,重复测量

血压≥180/120mmHg伴症状:立即就医

无严重症状:按医生指导服用备用药物

切勿:

自行加倍服药

使用他人药物

拖延就医

2.合并其他疾病的管理

糖尿病:

血压目标<130/80mmHg

优先选择ACEI/ARB类

加强血糖监测

慢性肾病:

限制蛋白摄入0.6-0.8g/kg/天

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

谨慎使用NSAIDs

冠心病:

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β阻滞剂和CCB是优选

警惕胸痛症状变化

五、长期随访与自我管理

1.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内容应包括:

每日血压测量值

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饮食和运动情况

体重变化

特殊症状

2.定期复诊计划

初治或调整方案:2-4周复诊

血压达标:3-6个月复诊

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

肾功能、电解质

心电图

必要时动态血压监测

3.家人参与的重要性

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

协助测量和记录血压

共同实践健康生活方式

识别紧急情况及时送医

结语

高血压的居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血压监测、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能实现良好的血压控制,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记住,管理高血压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坚持就是胜利。

作为护理人员,我建议每位高血压患者都能制定个性化的居家管理计划,并与医疗团队保持良好沟通。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更能全面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迈出科学管理高血压的第一步。

(赵红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