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增生到癌变:前列腺的“中年危机”与健康管理

2025-04-28 19: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男性的身体里,前列腺是一个像栗子般大小的器官,深藏于膀胱下方、直肠前方,虽体积不大,却在泌尿和生殖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会迎来它的“中年危机”——前列腺增生与癌变的风险逐渐升高。了解前列腺疾病的发展过程与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法,对男性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前列腺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前列腺由腺体组织、平滑肌和纤维组织构成,其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精液总量的30%。这些液体为精子提供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生存环境,有助于精子的活力与受精能力。同时,前列腺围绕尿道前列腺部,对排尿功能也有着重要影响,其平滑肌的收缩参与控制尿液的排出。正常情况下,前列腺安静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转。

二、前列腺增生:常见的“中年困扰” 

当男性步入中年,大约从40岁开始,前列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也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据统计,50岁以上男性约有半数存在前列腺增生,而到了80岁,这一比例超过80%。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年龄增长、雄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加,体内雄激素与雌激素的平衡被打破,雄激素的代谢产物双氢睾酮在前列腺内不断堆积,刺激前列腺细胞增生,使得腺体体积逐渐增大。 

前列腺增生最典型的症状是排尿困难。初期表现为尿频,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多,可能从每晚1 - 2次增加到4 - 5次甚至更多;随后会出现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射程缩短、尿不尽感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尿潴留,尿液无法排出,需要紧急导尿处理。虽然前列腺增生是良性疾病,但长期不治疗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膀胱结石、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目前,针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法多样。症状较轻时,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缓解,如避免久坐、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规律排尿等;症状较明显时,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前者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的平滑肌,快速改善排尿症状,后者则可缩小前列腺体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激光切除术等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三、前列腺癌:隐匿的健康威胁 

与前列腺增生不同,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前列腺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除了年龄因素,还与遗传、种族、饮食等因素有关。有家族前列腺癌病史的男性,发病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 - 3倍;西方人群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亚洲人群;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早期前列腺癌大多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的排尿困难症状,这使得很多患者容易忽视或混淆两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血尿、血精、骨痛等症状,但此时往往已到疾病中晚期。因此,早期筛查对于前列腺癌的发现至关重要。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直肠指检能直接触摸前列腺,发现异常结节;PSA检测通过血液检查,PSA数值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但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早期前列腺癌可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放疗等方法,有望达到治愈目的;中晚期患者则需要综合运用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以控制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四、前列腺健康管理策略 

无论是预防前列腺增生还是前列腺癌,科学的健康管理都不可或缺。在饮食方面,应遵循均衡饮食原则,多摄入蔬菜水果,如番茄富含的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对前列腺健康有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和豆类,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也至关重要,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对前列腺健康大有裨益。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憋尿和久坐,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4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相关检查,包括直肠指检和PSA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筛查时间应提前至35岁。如果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不要自行判断或忽视,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

前列腺的“中年危机”虽然常见,但通过了解相关知识,积极进行健康管理,定期筛查,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前列腺增生与癌变,守护前列腺健康,让男性在中年及以后的岁月里依然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闫溯 安阳市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