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膀胱癌术后护理:造口维护与生活质量提升指南

2025-04-28 13: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引言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部分进展期或高危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尿流改道手术,如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或原位新膀胱术,其中部分患者需长期依赖造口(泌尿造口)排尿。

造口护理是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本文将从造口护理方法、感染预防、心理调适、饮食与运动建议等方面,为膀胱癌术后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指南,帮助其顺利适应术后生活。

一、认识泌尿造口
1. 什么是泌尿造口?
泌尿造口(尿路造口)是膀胱切除术后,医生利用一段肠管(如回肠)在腹壁建立一个排尿通道,尿液经造口排出体外,需佩戴造口袋收集。

2. 常见尿流改道方式
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最常见,尿液持续从造口流出,需长期使用造口袋。

原位新膀胱术:用肠管构建新膀胱,患者可经尿道排尿,但部分人可能出现尿失禁或排尿困难。

输尿管皮肤造口:较少见,适用于特定情况。

本文主要针对回肠膀胱术后的造口护理进行讲解。

二、造口护理方法:如何正确维护?
1. 造口袋的选择与更换
造口袋类型:

一件式造口袋:底盘与袋子连为一体,更换时整体丢弃,操作简单,适合新手。

两件式造口袋:底盘与袋子可分离,底盘可粘贴数天,仅更换袋子,经济性较好。

 

更换频率:

一件式:每1-2天更换一次。

两件式底盘:每3-5天更换一次,袋子每天倾倒清洗。

2. 更换造口袋的步骤
① 准备用品:造口袋、剪刀、测量尺、温水、清洁纱布、皮肤保护膜(如需要)。
② 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用温水轻柔擦拭,避免使用酒精或刺激性清洁剂。
③ 测量造口大小:用测量尺确定造口直径,裁剪造口袋底盘(比造口大1-2mm)。
④ 粘贴造口袋:确保皮肤干燥,从下往上按压底盘,避免褶皱导致渗漏。
⑤ 检查密封性:粘贴后轻压10-15秒,确保贴合紧密。

3. 常见问题及处理
皮肤刺激/皮炎:使用造口粉或皮肤保护膜,避免尿液长期接触皮肤。

渗漏:检查底盘是否贴合不良,必要时更换更合适的造口袋。

造口出血:少量出血属正常,若持续出血需就医。

三、感染预防:如何降低泌尿系感染风险?
由于尿液直接经造口排出,细菌易滋生,感染风险较高。预防措施包括:

1.保持造口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2.定期排空造口袋:避免尿液过满导致反流或渗漏。

3.饮水充足:每日饮水1.5-2升,稀释尿液,减少感染机会。

4.观察尿液性状:若尿液浑浊、有异味或出现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

5.定期更换造口器材: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细菌滋生。

四、心理调适:如何应对术后情绪变化?
膀胱癌术后,尤其是需长期佩戴造口袋的患者,常面临焦虑、抑郁或自卑心理。以下方法可帮助调整心态:

1.接受现实,逐步适应:造口是保命的重要手段,随着护理熟练度提升,生活可逐渐恢复正常。

2.加入患者互助团体:与其他造口患者交流经验,获得心理支持。

3.与家人/朋友沟通:坦诚表达感受,避免孤立自己。

4.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如情绪持续低落,可咨询心理医生。

5.逐步恢复社交: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如低噪音款式),穿着宽松衣物,逐步恢复外出和社交活动。

五、康复期饮食与运动建议
1. 饮食调整
多喝水:每日1.5-2升,减少感染风险。

均衡营养:高蛋白(鱼、蛋、豆制品)、高纤维(蔬菜、全谷物)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肠道健康。

避免易产气食物:如洋葱、碳酸饮料,减少造口袋胀气。

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预防尿路结石。

2. 运动建议
术后早期:以散步为主,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

恢复期(1-3个月后):可逐步恢复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腹压过高(如举重)。

核心肌群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控制力,改善排尿功能(尤其适用于原位新膀胱患者)。

六、长期随访与健康管理
1.定期复查: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膀胱镜、CT等,监测复发。

2.观察造口功能:如出现造口狭窄、尿液排出减少等异常,及时就医。

3.接种疫苗:部分患者需接种HPV疫苗(如因HPV相关膀胱癌)。

结语
膀胱癌术后造口护理需要耐心和细心,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患者可以适应并恢复高质量生活。科学的护理方法、良好的心理调适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关键。如果您或家人正在面临这一挑战,请记住,您并不孤单,医疗团队和患者社群都会提供支持。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方案请遵医嘱)

 

(陈玉玲 信阳市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