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跳的“叛逆期”:房颤为何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2025-05-03 09: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宛如人体内不知疲倦的“发动机”,持续规律地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与养分。然而,当心脏进入“叛逆期”,出现房颤这一心律失常状况时,这台“发动机”就可能乱套。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正因它常常悄无声息地危害健康,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一、房颤:心脏的“叛逆表现”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规律且有序的,每一次跳动都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心房与心室相互配合,将血液有序地输送到全身。而房颤发生时,心房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快速无序的颤动波。这就好比一场原本整齐的舞蹈,突然变得混乱不堪,心房丧失了原有的正常节律,表现为快速而不规则的跳动。在心电图上,正常的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规则的f波,这是房颤的典型特征。

房颤发作时,患者的心率会明显加快,可达100次/分以上,严重时甚至可高达150次/分以上,而且心跳极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脉搏也十分不规律。患者可能会明显感觉到心跳异常,时而快时而慢,毫无规律可循,这种异常的心跳感会让人感到不安和焦虑。

二、房颤的“沉默”危害

1.血栓形成与栓塞事件:房颤时,心房内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就像隐藏在身体内的“定时炸弹”,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个部位。其中最常见的是与房颤相关的脑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据统计,房颤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5—6倍。当血栓堵塞脑血管时,患者会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2.心力衰竭:长期房颤会导致心脏扩大与心功能衰竭。由于房颤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受到影响,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满足身体的血液需求,久而久之,心脏会逐渐扩大,心肌也会变得肥厚,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活动后气喘、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3.心肌梗死:房颤患者由于心房收缩无规律,心脏的供血量减少,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容易引发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三、房颤的发病原因

房颤的病因大致可分为非器质性和器质性。非器质性原因可能由中毒、交感神经活性增加、电解质紊乱、年龄、肥胖等因素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可能与心脏结构的退行性改变以及心脏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有关。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会影响心脏的电传导,从而诱发心房颤动。器质性原因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会导致瓣膜损害,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进而引发房颤;冠心病会使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电活动异常;心肌病会影响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肥厚,进而诱发房颤。

四、房颤的预防与治疗

1.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房颤的关键。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对心脏的损害;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适当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房颤;保持健康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管理好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测量血压、血糖,按时服药,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治疗: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导管消融、心脏起搏器植入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是房颤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帮助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心律,但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复发;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房颤相关的中风风险;降压药物可以控制血压,降低房颤的发生风险。电复律是一种快速恢复正常心律的方法,通过电击心脏,使其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通常在房颤发作时紧急情况下使用。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在心脏内进行消融操作,以消除房颤的触发灶和维持灶,提高房颤的治愈率。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房颤患者,如伴有严重心动过缓或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帮助维持正常的心律,并改善心脏功能。

房颤虽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危害、发病原因和预防治疗方法,就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当出现房颤症状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让我们的心脏继续健康地跳动。

(周振明 夏邑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