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健康总是最宝贵的财富。当身体出现不适,比如被诊断为疝气并接受手术治疗后,很多人会感到担忧和不安:术后该怎么照顾自己?怎样才能恢复得更快、更好?其实,现代医学技术已经让疝气手术变得更加安全和成熟,而术后的科学护理,才是帮助我们顺利康复的关键。
一、伤口护理:严防感染,助力愈合
1、保持清洁干燥:出院后要确保手术伤口周围皮肤清洁,避免沾水。洗澡时可以采用擦浴的方式,避开伤口区域,防止污水进入伤口引发感染。如果不小心让伤口沾了水,要立即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再用医生指定的消毒药水进行消毒。
2、观察伤口状态:每天都要仔细查看伤口,留意是否有红肿、渗液、出血、发热或疼痛加剧等情况。正常情况下,伤口会逐渐愈合,疼痛感也会慢慢减轻。要是发现伤口出现异常分泌物,或者伤口周围皮肤颜色变得越来越红、肿得厉害,一定要及时联系医生,听从医生的进一步安排。
3、避免外力碰撞:尽量避免伤口受到外力挤压或碰撞。穿衣服时动作要轻柔,不要让衣服拉链、扣子等硬物摩擦到伤口。同时,也要小心不要被家具边角等碰到伤口部位,以免影响伤口愈合,甚至造成伤口裂开。
4、按时换药拆线: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进行伤口换药。换药不仅能保持伤口清洁,还能让医生及时了解伤口愈合情况。至于拆线时间,医生会根据手术方式、伤口愈合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千万不要自行提前拆线,以免伤口无法正常愈合。
二、饮食调理:合理膳食,补充营养
1、饮食清淡易消化:出院后的饮食要以清淡、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像小米粥、软面条、山药糊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既能减轻肠胃负担,又能为身体提供能量。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可以慢慢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但还是要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2、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而便秘时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内压力,不利于疝气术后恢复,甚至可能导致疝气复发。所以,每天可以多吃一些香蕉、苹果、菠菜、西兰花等,保证身体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3、保证蛋白质摄入: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比如,每天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或者吃一些鱼肉、豆腐,能帮助身体更快地恢复元气。
4、控制食量与饮水:每餐不要吃得过饱,七八分饱即可,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肠胃和腹部压力。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 1500 - 2000 毫升水,这样能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因排便困难而对伤口造成的不良影响。
5、避免易胀气食物:减少食用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土豆、红薯、洋葱、萝卜、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进而增加腹内压力,不利于术后恢复。
三、活动与休息:劳逸结合,促进恢复
1、限制剧烈活动:出院后的一段时间内,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像跑步、跳绳、打篮球、搬重物、提重物等都不适合。一般来说,术后 1 - 3 个月内都要严格限制这类活动,具体时间医生会根据个人恢复情况给出建议。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会使腹内压力突然升高,增加疝气复发的风险。
2、适当进行散步:可以每天进行适量的散步,散步是一种温和的运动方式,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还不会给腹部造成太大压力。刚开始散步时,时间不宜过长,以 10 - 15 分钟为宜,随着身体恢复,再逐渐增加散步时间和距离,但每次最好不要超过 30 分钟。
3、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每隔一段时间就变换一下姿势,活动活动身体。长时间站立会使腹部脏器下垂,增加腹部压力;久坐则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可以每隔 1 小时左右站起来活动 5 - 10 分钟。
4、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对身体恢复非常重要。每天要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睡眠时可以选择舒适的体位,一般仰卧位或侧卧位都可以,但要避免压迫到伤口部位。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加速康复。
5、注意日常姿势: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时挺胸收腹,不要弯腰驼背;坐下时要挺直腰背,不要瘫坐在椅子上;上下楼梯时要注意缓慢移动,避免快速奔跑或跳跃。正确的姿势能减少腹部压力,对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每个人的康复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耐心与细心是通往健康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样重要,它不仅能加速您的康复,还能让每一天都充满希望与活力。愿您在未来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吴明鸽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