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骑行成为便捷的出行方式。然而,高速骑行或繁忙街头的摔倒风险常常存在。当骑行者摔倒并出现髋部剧烈疼痛时,很多人可能误以为只是软组织损伤或挫伤,但实际上可能是髋臼骨折。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科损伤,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长期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了解其症状、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
一、髋臼骨折是什么?
髋臼是构成髋关节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位于骨盆的下部,形状类似一个杯子,负责承载上半身的重量,并与大腿骨头形成髋关节。髋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承受着日常行走、跑步、跳跃等活动中的巨大的力量。
髋臼骨折则是指髋臼部位的骨折,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高强度的外力作用下,例如交通事故、摔车或高处坠落。髋臼骨折可导致关节不稳定,影响髋关节的功能,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股骨头坏死或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二、摔车后的髋部疼痛有可能是髋臼骨折
对于许多骑行者来说,摔车后的首要反应是髋部的剧烈疼痛。髋部疼痛可能伴随着肿胀、淤血,有时还会出现活动受限的现象。由于大多数人对摔车后的外伤没有足够的警觉,许多人误认为这是轻微的软组织损伤或挫伤,选择自行休息或涂抹药膏。事实上,若出现以下症状,摔车后应高度怀疑髋臼骨折的可能性:
剧烈的髋部疼痛:摔车后,髋部的剧烈疼痛通常是最直观的症状,尤其是在髋部施加压力或尝试活动时,疼痛感尤为明显。
关节活动受限:髋臼骨折可能导致髋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在尝试活动髋部时,可能会感到明显的卡顿或无法自由转动。
下肢畸形或不对称:髋臼骨折严重时,髋关节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下肢位置发生变化,出现不对称的情况,甚至出现肢体变短或畸形。
无法承重:骨折后的髋部无法承受体重,患者可能无法站立或行走。
三、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
髋臼骨折的治疗方式多样,治疗方法的选择通常取决于骨折的类型、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治疗目标是恢复髋关节的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保守治疗:对于一些不太严重的髋臼骨折,若骨折位置稳定、无关节错位等情况,医生可能会选择保守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等,避免髋关节受到过多的外力,促进骨折愈合。通常保守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和随访。
手术治疗:如果髋臼骨折较为复杂,涉及到骨片错位或髋关节不稳定,手术治疗往往是必须的。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内固定手术、髋臼重建手术等。内固定手术通过使用金属钉、钢板等固定骨折部位,以确保骨折的愈合。髋臼重建手术则适用于髋臼严重损伤的患者,目的是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康复治疗: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在骨折愈合后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度训练等,目的是增强髋部的肌肉力量,恢复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和萎缩。
四、髋臼骨折的预防与护理
摔车后的髋部疼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和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髋臼骨折的风险更高。如何预防髋臼骨折呢?
佩戴护具:骑行时佩戴护膝、护臀等防护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摔倒后的损伤风险,尤其是在交通繁忙的城市街头。
加强锻炼,增强骨密度:定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瑜伽等,可以有效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强度,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补充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
注意骑行安全:骑行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周围环境,避免高风险的驾驶行为。同时,确保骑行器具的安全性,定期检查车况。
及时就医:摔车后如果出现髋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确诊,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五、总结
髋臼骨折多因摔车等外力引起,髋部疼痛伴活动受限或下肢畸形时应警惕。影像学检查可确诊,治疗包括保守或手术,术后需康复训练。骑行时佩戴防护装备、加强锻炼、注意安全,可有效预防髋臼骨折。
(朱小陆 周口骨科医院 创伤骨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