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乳腺癌术后放疗指南解读: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治疗过程

2024-04-22 17: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生的旅途中,健康总是我们最为珍视的财富之一。然而,当面对乳腺癌这样的挑战时,每一个诊断都像是一场风暴,不仅考验着患者的身体,也考验着心灵。手术作为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成功地帮助许多患者迈出了战胜疾病的关键一步。但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术后旅程还远未结束,放疗作为后续治疗的一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放疗的重要性

1、降低复发风险:放疗可以消灭手术后可能残留的癌细胞,显著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2、提高生存率:对于中高危患者,术后放疗能够提高长期生存率。

3、改善生活质量:通过精准放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放疗的适应证

1、保乳术后放疗指征

原则上需放疗:所有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通常都需要接受放疗。

特定低危患者可豁免:对于年龄较大、肿瘤较小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考虑豁免放疗,但需充分了解风险。

具体豁免条件:

   - 年龄≥65岁。

   - 激素受体阳性。

   - 术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 切缘阴性和原发灶≤2 cm,或原发肿物≤3 cm且不能同时存在组织学Ⅲ级和淋巴管浸润。

   - 术后接受规范足疗程内分泌治疗。

2、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指征

肿瘤较大:原发肿瘤直径≥5厘米。

淋巴结转移多: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

锁骨上或内乳淋巴结转移:存在锁骨上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化疗后: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但仍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

具体豁免条件:

   - 原发肿瘤分期T1-T2期且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的患者,无任何高危复发因素,如接受规范全身治疗、年龄≥50岁、肿瘤分级Ⅰ-Ⅱ级、无脉管瘤栓、淋巴结清扫数目≥10枚且淋巴结转移比例<20%、激素受体阳性且无HER-2/neu过表达的患者,可考虑省略放疗。

三、放疗前的准备

1、定位

选择体位和固定装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和固定装置,确保体位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定位技术:采用深吸气屏气、俯卧位放疗等技术手段,降低心肺受照剂量。

具体定位方法:

乳腺托架定位:双手上举扶杆,患侧手在下,健侧手在上。头下垫B枕,自由平静呼吸。

热塑膜与真空垫联合固定:适用于需要照射锁骨上下区域淋巴结引流区的患者。

头颈肩面罩:适用于上肢无法上举的患者。

2、靶区勾画

CT模拟图像:在CT模拟图像上根据国际标准勾画靶区。

勾画内容:

乳腺CTVb:全乳腺放疗范围,参考体表铅丝标记,包全乳腺腺体组织。

瘤床CTVboost:由肿瘤瘤床各向外放1 cm,包括手术瘢痕形成瘤床临床靶区。

胸壁CTVcw:胸壁照射范围,包括患侧胸壁的皮肤、皮下组织、胸大小肌。

锁骨上区CTVsc:锁骨上区照射范围,包括锁骨上和锁骨下区。

内乳区CTVim:内乳区照射范围,包括第1-3肋间的内乳淋巴结引流区。

腋窝CTVaxi、CTVaxii、CTVaxiii:腋窝各组照射范围,包括腋窝Ⅰ组、Ⅱ组和Ⅲ组。

危及器官:常规勾画双肺、心脏、对侧乳腺等需要保护的器官。

四、放疗剂量和分割方式

1、保乳术后放疗剂量

大分割放疗:总剂量40~43.5 Gy,分15次完成。

 

瘤床补量:

   - 大分割8.7 Gy分3次。

   - 常规分割10 Gy分5次。

 

全乳加区域淋巴结照射:

大分割或常规分割模式。

外照射瘤床补量可序贯于全乳常规分割放疗后,或与全乳放疗同步进行。

2、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剂量

大分割放疗:总剂量43.5 Gy,分15次完成。

常规分割放疗:总剂量50 Gy,分25次完成。

五、放疗计划设计

1、选择放疗技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放疗技术,如电子线照射、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

2、考虑呼吸运动:设计放疗计划时,充分考虑呼吸运动对靶区剂量的影响。

3、保证皮肤剂量:对于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确保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剂量。

4、具体计划设计

保乳术后计划设计:

推荐采用以切线野为主的混合调强放疗技术。

80%照射剂量平均分配在一对切线野上,剩余20%照射剂量通过逆向优化的3-4个照射野给予。

切线野多叶准直器(MLC)叶片应在靠近皮肤一侧整体外放2 cm,以降低呼吸运动的影响。

 

改良根治术后计划设计:

胸壁放疗可采用电子线或以切线野为主的混合调强X线放疗。

锁骨上区放疗可采用二维、适形或调强技术。

当切线野为主的混合调强放疗无法满足剂量限制要求时,可采用完全的逆向调强计划。

六、放疗过程中的质控

1、位置验证:定期进行位置验证,确保每次放疗的精确性。

2、监测不良反应: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肺部反应等,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3、具体质控措施:

体位重复性:确保患者每次放疗时的体位一致。

射野验证:采用射野验证片或锥形束CT进行位置验证。

不良反应监测:定期评估患者的皮肤、肺部、心脏等器官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愿每一位正在与乳腺癌抗争的勇士都能在科学诊疗的护航下,以坚韧之心拥抱生命的暖阳。愿精准放疗如温柔的手掌,抚平伤痛、驱散阴霾;愿多学科团队为您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方案,成为康复之路的明灯。愿您在治疗间隙感受家人温暖的怀抱,在康复后重拾生活的诗意与远方——头发会再生,笑容会更美,未来的每一天都值得期待。抗癌之路,我们与您同行,春暖花开的日子终将到来。

(柯善保 河南省人民医院 肿瘤中心/肿瘤放射治疗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