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失眠的“隐藏推手”,影像如何揪出腺样体肥大

2025-02-09 08:1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2552

在儿童的宁静夜晚中,失眠往往成为家长心头的一块重石。当孩子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或频繁夜醒,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心理压力、环境不适或生活习惯等因素。然而,有一种较为隐蔽却常见的原因常被忽视——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这个位于鼻咽顶部的淋巴组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时会异常增生,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隐藏推手”。而医学影像技术的运用,如同探照灯,照亮了腺样体肥大的真相,为儿童失眠的精准诊断与治疗开辟了道路。

一、腺样体肥大的“隐秘影响”

腺样体肥大,指的是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这种肥大不仅影响鼻咽部的正常通气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之一便是睡眠障碍。

呼吸障碍:腺样体肥大导致鼻咽部狭窄,儿童在睡眠时可能出现鼻塞、打鼾,甚至呼吸暂停,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长期的呼吸不畅,使儿童在睡眠中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同时体内二氧化碳水平上升,进一步干扰睡眠结构,导致深睡期减少,浅睡期增多。

生长发育受阻:持续的睡眠障碍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儿童的身高、体重及智力发育。

心理行为问题:长期失眠还可能引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等心理行为问题。

二、医学影像:揪出腺样体肥大的“火眼金睛”

在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医生能够直观、准确地评估腺样体的大小、形态及其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X线鼻咽侧位片:这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传统方法,通过拍摄鼻咽部的侧位影像,医生可以测量腺样体与鼻咽腔的比例,判断是否存在肥大。

电子鼻咽镜:电子鼻咽镜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检查手段,通过镜头直接观察鼻咽部的结构,评估腺样体的大小及其对气道的影响。

CT与MRI:虽然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在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中并非首选,但它们能提供更为详尽的三维结构信息,有助于评估腺样体肥大的复杂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三、从诊断到治疗的“精准之路”

一旦通过医学影像技术确诊腺样体肥大,治疗便成为关键。对于轻度肥大,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可能有效。然而,对于中重度肥大,尤其是已引发严重睡眠障碍的儿童,手术治疗成为首选。

腺样体切除术:通过内镜或手术器械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恢复鼻咽部的正常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辅助治疗:手术后,可能还需进行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等辅助治疗,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四、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在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同时,不应忽视儿童的心理健康。长期的睡眠障碍可能已对儿童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和医生应密切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五、预防与早期干预

腺样体肥大的预防与早期干预同样重要。家长应关注儿童的呼吸状况,如发现孩子有鼻塞、打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增强儿童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也有助于减少腺样体肥大的发生。

六、结语

儿童失眠背后,腺样体肥大可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医学影像技术的运用,如同探照灯,照亮了腺样体肥大的真相,为精准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能。然而,治疗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预防与早期干预同样重要。只有综合考虑,才能为儿童打造一个宁静、健康的睡眠环境,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拥有更多的阳光与欢笑。

(刘连品 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主管放射技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