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西药中药一起吃?小心它们“打架”

2023-09-14 19:5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生病吃药本是为了赶走病痛,可你有没有想过,手里的西药和中药可能正在身体里“大打出手”?在医院门诊药房的咨询台前,经常有患者拿着西药和中药来问:“这些能一起吃吗?”别以为把药往嘴里一塞就万事大吉,西药和中药搭配不当,不仅可能让药效“打折扣”,还可能引发副作用!今天就跟着药师,揭开药物“打架”的秘密,教你安全用药。

一、中西药“混搭”:看似方便,暗藏危机

现代人看病讲究“中西医结合”,发烧了吃退烧药,再泡杯清热解毒的中药;胃痛吃胃药,再配上调理脾胃的中成药。这种“双管齐下”的用药方式看似全面,实则像在身体里埋下了“不定时炸弹”。

二、中西药“打架”的“花式现场”

(一)药效“互相拆台”:1+1<1

案例1降压药与甘草的“对抗赛”

甘草是中药里的“百搭选手”,很多止咳、补脾的中成药里都有它。但甘草中的甘草酸会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血压升高。如果正在服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的患者同时吃含甘草的中成药,就像一边踩刹车一边踩油门,血压降不下来,药效直接“打了水漂”。

(二)副作用“火上浇油”:风险翻倍

案例2阿司匹林与活血中药的“出血危机”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中药,也有抗凝血的作用。当它们“联手”,就像给血管的“止血阀门”上了双重保险,出血风险大大增加。有患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片,结果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最后不得不停药处理。

(三)成分“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

案例3四环素与石膏的“结石陷阱”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米诺环素等)遇到石膏、龙骨等含钙丰富的中药,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吸收的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就像身体里的“小石子”,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沉积在肾脏,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三、药师的“避坑指南”:科学联用有妙招

(一)服药时间“拉开距离”

如果中西药必须一起吃,尽量在服药时间上“错峰”。一般来说,西药和中药间隔1-2小时比较合适。比如早上起床后先吃西药,吃完1小时后再喝中药,给药物足够的“消化时间”,避免它们在肠道里“正面交锋”。

(二)认准“黄金搭档”

当然,中西药也不是完全不能联用,有些搭配反而能“强强联手”。比如西药抗生素配合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既能增强抗菌效果,又能减轻抗生素的副作用;胃溃疡患者服用奥美拉唑的同时,搭配健脾和胃的中成药,能加速溃疡愈合。这些“黄金搭档”的背后,是经过大量临床验证的科学依据。

四、日常用药小贴士:安全第一

1.别当“用药达人”:生病后别擅自买药“混搭”,更不要轻信偏方。即使是常用药,也可能存在配伍禁忌。比如很多人感冒时喜欢吃康泰克+感冒灵颗粒,却不知道两者都含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会损伤肝脏。

2.吃药前“读说明书”: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重点关注“药物相互作用”部分。如果说明书上写着“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一定要照做!

3.定期复查指标:长期中西药联用的患者,建议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有些药物“打架”不会马上出现症状,但可能在体内“默默搞破坏”,定期复查能及时发现问题。

西药和中药都是治病的“好帮手”,但只有科学搭配,才能让它们“和平共处”,发挥最大药效。记住,安全用药无小事,别让药物“打架”伤了身!

(冯亚娟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药学部 主管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