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黄斑变性让视力“滑坡”?中医来给眼睛“刹车”

2024-09-25 20:1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看东西突然变形,直线变成波浪线,眼前还总像蒙着一层毛玻璃?别以为是眼睛“闹脾气”!在中医眼科门诊,每天都有患者举着视力表发愁:“大夫,我这眼睛是不是要‘罢工’了?”黄斑变性就像视力的“隐形杀手”,悄咪咪地让视力坐上“滑梯”。别急!当西医的精密检查遇上中医的千年智慧,这场视力保卫战,咱们能打出漂亮的“组合拳”!

一、黄斑变性:眼睛里的“定时炸弹”

眼睛就像一台超高清摄像机,而黄斑就是这台摄像机的“核心镜头”。它只有指甲盖大小,却掌管着我们90%的中心视力,不管是看手机、读书还是认人,都离不开它。可一旦黄斑“闹情绪”,问题就大了!

从西医角度看,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干性黄斑变性就像镜头老化,视网膜组织慢慢萎缩;湿性黄斑变性更危险,新生血管疯狂生长,还会出血、渗漏,直接“糊住”镜头。中医则把它归为“视瞻昏渺”“暴盲”范畴,认为是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痰湿瘀阻惹的祸。不管哪种说法,结果都一样——视力“断崖式下跌”,严重的甚至可能失明!

二、黄斑变性的“罪魁祸首”大起底

(一)中医眼中的“内部矛盾”

1.肝肾亏虚:眼睛的“能源危机”

中医常说“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肝肾就像眼睛的“能量站”。但熬夜追剧、过度用眼,会像“疯狂耗电”的手机,把肝肾的精气耗得一干二净。没了充足的能量,黄斑这个“核心镜头”自然“运转不良”。不少中老年人视力下降,还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就是肝肾亏虚在“拉警报”。

2.气血不足:眼睛的“营养断供”

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眼睛持续“加班”,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就像给眼睛运送营养的“快递员”,一旦“罢工”,黄斑得不到滋养,就会“闹脾气”。患者常常觉得眼睛干涩、疲劳,看东西模糊,这就是气血在“抗议”:“营养送不过去啦!”

3.痰湿瘀阻:眼睛的“管道堵塞”

爱吃油腻甜食、不爱运动,会让体内痰湿丛生;年龄增长、久病体虚又容易导致瘀血阻滞。痰湿和瘀血就像眼睛里的“淤泥”,堵塞了气血运行的“管道”,黄斑被“团团围住”,自然没法正常工作。这种患者看东西不仅模糊,还总觉得眼前有黑影飘动,就像镜头被脏东西糊住了。

(二)眼科的“病理真相”

1.年龄因素:不可避免的“自然磨损”

年龄是黄斑变性最大的“推手”!随着年龄增长,视网膜组织就像老旧的零件,逐渐退化、萎缩。50岁以上人群,黄斑变性的发病率直线上升,就像汽车开久了,零件难免出故障。

2.遗传因素:躲不过的“基因盲盒”

有些人天生就“中奖”了——携带了黄斑变性的致病基因。这种“基因盲盒”虽然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把视力损失降到最低。

3.其他危险因素:生活中的“隐形杀手”

l 紫外线伤害:烈日下不戴墨镜,紫外线就像“小刀子”,会慢慢损伤视网膜。就像皮肤会被晒伤,眼睛也会“晒出问题”。

l 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破裂、渗漏,引发湿性黄斑变性。这就像年久失修的水管,随时可能“爆管”。

l 吸烟酗酒:香烟里的尼古丁、酒精会“毒害”血管,让黄斑的供血“雪上加霜”。老烟枪、酒鬼们可要小心了,这些坏习惯正在悄悄“偷走”你的视力!

三、中医眼科的“刹车秘籍”:让视力“稳下来”

(一)中药调理:从根源“加油”

1.肝肾亏虚型:用杞菊地黄丸“大补能源”!方子里的枸杞子、菊花清肝明目,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精,就像给眼睛的“能量站”加满油。再搭配女贞子、墨旱莲等药材,效果更佳。

2.气血不足型:八珍汤是“营养快递员”!人参、白术补气,熟地、当归补血,气血双补,让营养顺利送达黄斑。还可以加入黄芪、升麻,提升气血运行的“动力”。

3.痰湿瘀阻型:用温胆汤合血府逐瘀汤“清理管道”!半夏、陈皮化痰祛湿,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把眼睛里的“淤泥”一扫而空,让气血畅通无阻。

(二)特色外治法:给眼睛“做SPA”

1.针灸推拿:精准“点穴”

针灸师会选取睛明、承泣、四白等眼部穴位,像“按下开关”一样,疏通眼部经络;再搭配风池、足三里等远端穴位,调节全身气血。推拿则通过按摩眼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就像给眼睛做了一场放松的“按摩SPA”。

2.中药熏蒸:蒸汽“润眼”

把菊花、枸杞子、决明子等中药材煮水,用蒸汽熏眼。温热的药气就像轻柔的“水雾”,滋润眼球,改善眼部血液循环。每次熏15-20分钟,眼睛干涩、疲劳的症状能明显缓解。

3.耳穴压豆:耳朵上的“视力开关”

在耳朵的眼、肝、肾等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轻轻按压。别小看这几颗小籽,它们就像“遥控器”,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全身脏腑功能,间接保护黄斑。

(三)中西医结合:打出“组合拳”

1.西医“救急”,中医“治本”

对于湿性黄斑变性,西医会通过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快速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就像给“疯狂生长”的血管踩下“急刹车”;中医则用中药调理体质,减少复发。这种“急治标,缓治本”的搭配,效果立竿见影。

2.检查“双保险”

西医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能精准定位黄斑病变;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全身气血阴阳状态。两种检查结合,就像给眼睛做了一次“全方位体检”,治疗更有针对性。

四、日常护眼指南:给视力“上保险”

1.饮食“护眼套餐”

l 多吃“黄红紫”:玉米、南瓜、胡萝卜富含叶黄素,能保护黄斑;蓝莓、紫甘蓝含有花青素,抗氧化效果一流。这些食物就像给眼睛穿上了“防护衣”。

l 补充“营养弹药”:维生素C、E,锌、硒等微量元素是眼睛的“必需品”。坚果、鱼类、绿叶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2.用眼“劳逸结合”

l 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抬头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20秒,给眼睛“放个假”。

l 少做“低头族”:长时间看手机、电脑,会让眼睛过度疲劳。定时休息,做做眼保健操,让眼睛放松放松。

3.防护“武装到位”

l 戴墨镜:出门戴防紫外线的墨镜,给眼睛“打把伞”,减少紫外线伤害。

l 控制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避免血管病变“连累”眼睛。

4.定期“视力体检”

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有家族病史、慢性疾病的人,更要增加检查频率。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把黄斑变性的危害降到最低。

黄斑变性虽然可怕,但有了中医和西医的“双重守护”,再加上日常的精心保养,咱们完全能守住视力“防线”!别等视力“滑坡”才后悔,从现在开始,给眼睛“刹车”,让清晰世界永远在线!

(黄丹 河南省中医院 眼科二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