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反复高烧、咳脓痰?警惕肺脓肿!

2025-02-19 17: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和咳嗽、发烧打交道。大多数人会想:“不过是个小感冒,扛扛就过去了。”但有些时候,身体的“警报”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急迫——比如,当高烧反复不退,咳嗽从干咳变成咳出黄绿色、甚至带血丝的脓痰时,或许该警惕一种“伪装者”:肺脓肿。

一、什么是肺脓肿?

肺脓肿,简单来说,就是肺组织里长了一个“脓包”。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肺部像海绵一样柔软、有弹性,负责气体交换。但当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入侵肺部,引发严重感染时,部分肺组织会坏死、液化,形成充满脓液的空腔,这就是肺脓肿。

二、为什么会得肺脓肿?

1、误吸“脏东西”:最常见的原因是误吸了含有细菌的口水、食物或呕吐物(比如醉酒后、中风患者或吞咽困难的人)。

2、血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皮肤疖肿、牙周炎)的细菌通过血液“跑”到肺部。

3、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艾滋病、长期使用激素或化疗的患者更容易中招。

三、肺脓肿有哪些症状?

1、高烧+寒战

体温可能飙升到39℃以上,伴随怕冷、发抖,即使吃退烧药也容易反复。

2、咳脓痰

这是肺脓肿的“标志性症状”。痰液通常呈黄绿色、黏稠,可能带血丝,甚至像“烂桃”一样有恶臭(提示合并厌氧菌感染)。

3、胸痛

咳嗽或深呼吸时,胸部像被针扎一样疼,可能局限在某一侧。

4、呼吸困难+乏力

随着脓腔扩大,肺部有效工作面积减少,患者会感觉“气不够用”,稍微活动就喘,甚至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

5、体重减轻

如果病情拖久了,可能因为长期发烧、食欲差而逐渐消瘦。

注意:如果高烧和咳脓痰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痰中带血,一定要及时就医!

四、谁最容易遭遇肺脓肿?

1、免疫力低下者: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抵抗力下降,尤其是60-69岁人群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免疫力下降,肺脓肿发病率是普通人的3-5倍,约5%-1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肺脓肿。

其他免疫抑制患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或化疗的患者,因免疫系统受损,易感染。

2、患有基础疾病者: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肺部结构受损,自净能力下降,易继发感染。

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如营养不良、恶性肿瘤、肝硬化的患者,因全身状况差,抵抗力低下,易患肺脓肿。

3、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

酗酒者:酒精抑制免疫系统,增加误吸风险(如呕吐物吸入肺部),易引发感染。

口腔卫生不良者:牙周病、长期不刷牙导致口腔细菌滋生,增加吸入性感染风险。

误吸风险高的人群:如昏迷患者、吞咽困难者(如中风后、帕金森病患者)、癫痫患者,易吸入口咽分泌物或异物。

4、医源性因素:

长期卧床患者:因痰液积聚、免疫力下降,易发生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或呼吸机使用可能破坏呼吸道防御机制,增加感染风险。

接受特定医疗操作的患者:如支气管镜检查、手术等,若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佳,可能引发感染。

五、肺脓肿怎么治疗?

1、抗生素“主力军”

初期通常用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覆盖常见致病菌。

待痰培养结果出来后,再“精准打击”特定细菌,疗程一般需6-8周。

提醒:即使症状好转,也要遵医嘱吃完整个疗程,否则细菌可能“卷土重来”!

2、引流脓液

体位引流:通过特定姿势(如趴着)利用重力让脓液流出。

支气管镜引流:对于黏稠的脓液,医生可能用支气管镜直接吸出。

穿刺引流:如果脓腔较大且位置合适,可能通过CT引导下穿刺抽脓。

3、支持治疗

退烧+止痛:必要时用退烧药和止痛药缓解不适。

营养支持: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肉),增强免疫力。

氧疗:如果血氧低,可能需要吸氧。

4、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极少数情况(如脓腔经久不愈、怀疑癌变或大咯血)。

在与肺脓肿的斗争中,每一位患者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勇气。愿你们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早日康复,重获健康。愿你们在康复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从容,每一个呼吸都充满轻松与自在。

刘贤、信阳市中医院肺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专业副主任医师,现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信阳市2023年度中青年卫生科技创新人才,2020年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刘贤 信阳市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