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支原体感染≠普通感冒!一文读懂致病真相

2024-10-08 10:4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支原体感染和普通感冒虽然症状相似,但致病原因、病程和治疗方式完全不同。许多人误将支原体感染当作普通感冒处理,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加重。本文将详细解析两者的区别、支原体感染与普通感冒的典型症状、诊断方法及科学治疗策略,帮助您正确识别并应对这一常见但易被忽视的感染。

一:两者致病原因的差异

1.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没有细胞壁结构。它常存在于呼吸道的纤毛上皮之间,并可侵入到肺实质。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办公室等,一旦有人感染肺炎支原体,很容易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原体传播给周围的人。此外,接触被支原体污染的物品,如毛巾、衣物、餐具等,也可能导致感染。生殖支原体等则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同时,免疫力低下、母婴传播等也可能引发支原体感染。

2.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一般是由冠状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引起的,主要侵犯上呼吸道。这些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着飞沫进入周围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此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触摸口鼻等也可能导致感染。

二:症状表现的差异

1.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热可持续2 - 3周,部分儿童可出现高热,体温以中高热为主。咳嗽多为持久的阵发性剧烈干咳,夜间为重,还可能伴有乏力、头痛、咽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塑形性支气管炎,胸腔积液,大面积肺实变和坏死、肺栓塞,神经系统受累,血液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皮肤黏膜等损害。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尿道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烧灼感及排尿困难,尿道分泌物增多,尿道外口红肿;肾盂肾炎会出现寒战、发热、头痛等症状;盆腔炎则有畏寒高热,下腹疼痛等表现。

2.普通感冒:症状表现差异较大,年长儿童或成人多以局部症状为主,儿童症状轻重不一。可不发热,或低热,年幼儿童亦可高热。常见症状有打喷嚏、鼻充血、流涕(鼻溢)、咽痛、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等,一般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少见中耳炎或其他并发症。

三、病程与传染性及持续时间差异

    1.支原体感染:症状通常持续时间更长,一般超过一周,具有传染性但传播力弱于病毒,可通过飞沫或性接触传播,由于容易引起肺炎等并发症,病程大约需要两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恢复。

2.普通感冒:自限性疾病,症状较短暂,通常持续3 - 7天,传染性较强,尤其在密闭空间中易传播。在没有合并肺炎、心肌炎等情况下,大部分病程不超过一周,可通过休息、多喝水、适当的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四、诊断方法差异

1.支原体感染: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核酸检测(PCR法)、培养法(耗时较长)。影像学检查:X线或CT显示肺部斑片状阴影,需与肺炎鉴别。

2.普通感冒:临床诊断:根据典型症状及流行病学史(如接触史)判断,无需特殊实验室检测。并发症筛查:症状持续加重时需排查继发细菌感染(如血常规白细胞升高)。

 五、治疗策略差异

1.支原体感染:抗生素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多西环素)或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18岁以下禁用)。疗程:通常2-3周,需足量足疗程以避免复发。

2. 普通感冒:对症治疗:发热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咳嗽用右美沙芬,流涕用抗组胺药。抗病毒治疗:仅流感病毒可用奥司他韦,其他病毒无特效药。抗生素滥用风险:仅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如化脓性扁桃体炎)。

易感人群与预防措施

六:高风险人群及预防建议

1.高风险人群:5-15岁儿童(学校易聚集性传播),免疫力低下者(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医护人员及密集场所工作者等。

2.预防建议:勤洗手,避免触摸眼口鼻,流感季戴口罩,减少人群密集处停留,保持室内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总之支原体感染虽多为自限性,但及时规范的诊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通过了解其与感冒的关键区别,您能更准确地判断病情,避免误治延误。若症状符合上述特点,建议尽早就医确诊,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

(刘芳 荥阳市中医院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