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腰椎间盘突出已不再是老年人的 “专属疾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十几岁的青少年,都开始遭受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据统计,我国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20 - 40 岁的年轻人占比已超过 60%,这一现象引起了西医骨科专家的高度关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
腰椎间盘是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起着缓冲压力、保证脊柱灵活运动的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椎间盘的髓核被纤维环紧密包裹,但当椎间盘发生退变、长期承受过大压力或受到突然的外力冲击时,髓核就可能突破纤维环,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发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年轻人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上升,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首先,久坐不动是主要 “元凶” 之一。如今,许多年轻人从事脑力工作,每天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八九个小时,甚至更久。长时间保持坐姿,腰椎承受的压力是站立时的数倍,而且腰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无法起到有效支撑作用,这就使得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不均,加速退变。其次,不良的姿势习惯也不容忽视。弯腰驼背、瘫坐、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等,都会改变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再者,缺乏运动锻炼导致腰部肌肉力量薄弱,无法为腰椎提供良好的保护,也容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此外,过度劳累、外伤以及肥胖等因素,同样会增加患病风险。
腰椎间盘突出对年轻人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会带来腰部和下肢的疼痛不适,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下肢瘫痪等严重后果。而且,由于发病年龄早,患者需要长期忍受疾病折磨,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坐姿、站姿还是睡姿,都要符合脊柱的生理曲度。坐着时,应保持腰部挺直,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高度,可在腰部放置靠垫,帮助维持腰椎的前凸;站立时,挺胸收腹,避免弯腰驼背;睡觉时,选择合适的床垫,以中等硬度为宜,避免过软或过硬,仰卧位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个薄枕头,使膝关节微屈,减轻腰部压力;侧卧位时,可在两腿之间夹一个薄枕头,保持脊柱在一条直线上。
其次,要避免久坐,适当增加活动量。建议每坐 1 小时左右,就站起来活动 5 - 10 分钟,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如扭腰、弯腰、伸懒腰等。每天还应保证一定的运动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慢跑、瑜伽等。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因为在水中,身体受到浮力作用,腰椎承受的压力大大减小,同时游泳还能锻炼腰背肌、腹肌等核心肌群,增强腰部的稳定性;慢跑和瑜伽也能有效改善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同样关键。强壮的腰部肌肉可以为腰椎提供有力的支撑,分担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常见的锻炼方法有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小飞燕动作要领是: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保持 3 - 5 秒,然后放松,重复 10 - 20 次;五点支撑法是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掌、双肘、肩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关节一条直线,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 20 - 30 个为一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和外伤。搬重物时,应先下蹲,将物体靠近身体,然后利用腿部力量慢慢起身,避免直接弯腰搬重物;进行剧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避免腰部突然受伤。同时,合理控制体重也很重要,肥胖会增加腰椎的负担,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减轻腰椎压力。
腰椎间盘突出年轻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从生活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增加活动量,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远离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拥有健康的腰椎,享受美好的生活。如果你已经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雷雨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