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护眼秘籍 别让血糖成为视力“头号敌人”

2025-02-13 11: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健康这场“持久战”里,糖尿病就像个难缠的“对手”,不仅在血糖上“搞破坏”,还偷偷把“黑手”伸向眼睛。当血糖一路“狂飙”,眼睛里的血管、神经就成了“受害者”,视力也跟着亮起“红灯”。这看不见的“眼部危机”该怎么破解?眼科医生带来超实用的护眼秘籍,教你把血糖这个“头号敌人”牢牢制服!

一、血糖“捣乱”,眼睛为何“遭殃”?

咱们的眼睛堪称人体最精密的“光学仪器”,视网膜上密布着像发丝一样细的血管和神经,它们就像给眼睛供电的“电线”和传递信号的“数据线”。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就像腐蚀性超强的“硫酸”,长期浸泡下,这些血管和神经会逐渐“罢工”。

血糖长期居高不下,会让血液变得“黏稠如粥”,血管壁也会变得脆弱不堪。眼睛里的微小血管先是出现渗漏,就像水管破了洞,液体和血细胞渗到视网膜里;接着血管堵塞、新生异常血管,最终引发视网膜病变。与此同时,神经也会被高血糖“毒害”,导致感觉迟钝,眼部肌肉运动不协调,出现视物重影等问题。这一系列“连环破坏”,让糖尿病成了导致失明的主要“元凶”之一。

二、糖尿病眼病的“四大刺客”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致命的“偷袭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堪称糖尿病眼病里的“头号刺客”。早期它像个“潜伏高手”,患者几乎没有任何感觉,视力也不受影响。但此时视网膜上的血管已经开始出现微小的动脉瘤,就像血管上鼓起的一个个“小泡泡”。

随着病情发展,血管渗漏加剧,视网膜出现水肿、出血,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看东西模糊不清。到了晚期,异常增生的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视力会急剧下降,甚至失明。这就像刺客从暗处突然发动攻击,等反应过来时,视力可能已经遭受重创。

(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中心视力的“破坏王”

黄斑是视网膜上负责中心视力的关键区域,就像相机的“核心镜头”。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高血糖导致黄斑区的血管渗漏液体,黄斑肿胀,中心视力严重受损。

患者会发现看东西变形,直线变成了波浪线;看东西颜色也变得暗淡;原本清晰的中心区域出现黑影。这就好比相机的核心镜头被“泼了墨水”,拍出来的画面全是模糊和扭曲。

(三)糖尿病性白内障:加速老化的“催化剂”

正常情况下,眼睛里的晶状体像一块透明的玻璃,能让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就像给晶状体加了一把“加速老化的催化剂”,让晶状体更快变得浑浊,形成白内障。

与普通白内障相比,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更早、进展更快。患者会感觉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就像眼前蒙了一层毛玻璃。严重时,甚至需要通过手术更换晶状体才能恢复视力。

(四)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信号传输的“阻断者”

视神经是眼睛向大脑传递视觉信号的“高速公路”,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会阻断这条“公路”的信号传输。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看东西总有一块区域“消失不见”,还会伴有眼球转动时疼痛。这就像信号传输线路被破坏,大脑接收不到完整的视觉信息,导致视力受损。

三、护眼秘籍:和血糖“斗智斗勇”

(一)控糖是“核心武器”

想要保护眼睛,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是“重中之重”,这就像和血糖“斗智斗勇”的核心武器。

1. 饮食管理:遵循“定时定量、均衡营养”原则。主食粗细搭配,少吃白米饭、白馒头,多吃糙米、全麦面包;多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像菠菜、西兰花都是护眼“小能手”;蛋白质选择瘦肉、鱼虾、豆类,避免油炸、油煎。要像“精打细算的管家”一样,严格控制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2. 运动辅助: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能帮助身体消耗葡萄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可以饭后1小时运动,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就像给身体的血糖“燃烧炉”加了一把火,让血糖降下来。

3. 药物治疗: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不能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这是衡量长期血糖控制的关键指标。

(二)定期眼部检查:早发现才能“打胜仗”

糖尿病患者的眼睛就像埋了“地雷”,定期检查是排雷的关键。

1. 检查频率:确诊糖尿病后,应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眼部检查;没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每年检查一次;已经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根据病情每3-6个月检查一次。就像给眼睛定期做“安检”,不放过任何潜在的危险。

2. 检查项目: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散瞳眼底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散瞳眼底检查能让医生看清视网膜的细微病变;OCT可以清晰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发现早期的黄斑水肿。这些检查就像给眼睛做“CT扫描”,把病变“揪出来”。

(三)日常护眼“小妙招”

除了控糖和检查,日常护眼也不能少。

1. 避免用眼过度: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眼睛容易疲劳。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看向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保持20秒,让眼睛放松。就像给眼睛“按下暂停键”,缓解疲劳。

2. 佩戴合适的眼镜:如果本身有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要佩戴合适的眼镜,保证视物清晰。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防蓝光眼镜,减少电子屏幕蓝光对眼睛的伤害。

3. 注意眼部卫生:不用手揉眼睛,避免细菌感染;游泳时佩戴泳镜,防止泳池里的病菌进入眼睛。就像给眼睛“筑起防护墙”,阻挡外界的伤害。

(四)警惕症状信号:身体发出的“警报”

当眼睛出现这些症状时,要立刻就医,这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1. 视力下降:原本稳定的视力突然变差,看东西模糊不清,即使更换眼镜也无法改善。

2. 眼前黑影: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像蚊子在飞,尤其是看白色背景时更明显。

3. 视物变形:看直线变成弯曲的,看东西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

4. 眼痛眼胀:眼睛无缘无故地疼痛、发胀,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症状加重。

四、特殊情况的“护眼攻略”

(一)妊娠糖尿病患者

怀孕期间血糖升高,不仅影响妈妈的健康,还会增加胎儿眼部发育异常的风险。妊娠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按照医生的指导调整饮食和运动。同时,在妊娠中期和产后6周各进行一次全面眼部检查,确保眼睛健康。

(二)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期,高血糖对眼睛的损害更大。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规律运动。从确诊糖尿病开始,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关注视力变化,保护孩子的“心灵之窗”。

糖尿病和眼睛的“战争”每天都在上演,但只要掌握这些护眼秘籍,把血糖控制好,定期检查,做好日常防护,就能有效抵御血糖这个“头号敌人”的进攻。别等视力受损才后悔莫及,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给眼睛全方位的保护!

(郭丽莎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