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颈椎病怎么预防和治疗

2025-05-15 13: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面对电脑工作等习惯逐渐普及,颈椎病的发病率也日益攀升。颈椎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颈部疼痛、僵硬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肢体功能,降低生活质量。作为骨科康复科的主治医师,我将从西医康复运动方向和中药治疗两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颈椎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认识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邻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颈椎就像一座“大厦”的支撑结构,由7块颈椎骨、椎间盘、韧带等组成,负责支撑头部重量并保证颈部灵活运动。当颈椎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或受到过度劳损时,椎间盘会逐渐失去水分,变得薄弱,容易向周围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结构,从而引发颈椎病。

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有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并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就像有根“筋”被扯着疼。脊髓型颈椎病则相对严重,可能出现下肢无力、步态不稳,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还可能影响手部精细动作,如拿筷子、系扣子困难等。椎动脉型颈椎病常导致头晕、头痛,特别是在颈部转动时症状加重,这是因为椎动脉受到压迫,影响了脑部供血。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较为复杂,可能出现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

二、颈椎病的预防

保持良好姿势

1. 坐姿: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保持正确的坐姿。选择高度合适、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使双脚平放在地面,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线。眼睛平视电脑屏幕,屏幕中心应位于眼睛水平视线下方10 - 15度,这样可以减少颈部过度后仰或低头的情况。腰部要挺直,不要弯腰驼背,避免给颈椎和腰椎增加额外压力。例如,在办公室工作时,要调整座椅和办公桌的高度,让手臂自然下垂,肘部能舒适地放在桌面上,键盘和鼠标的位置也应便于操作,减少手臂过度伸展或弯曲。

2. 站姿:站立时要抬头挺胸,收腹提臀,保持身体的自然垂直。肩部放松,不要耸肩或含胸。避免长时间歪着身子站立,这样会使身体重心偏移,导致脊柱受力不均,增加颈椎负担。比如排队或站立交谈时,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良好的站姿。

3. 睡姿:睡眠时,合适的枕头和睡姿对颈椎健康至关重要。枕头高度应适中,一般以自己的一拳高为宜,能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可以选择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枕头,这样能更好地贴合颈部曲线,为颈部提供支撑。仰卧时,枕头要放在颈部下方,而不是只垫在头部,使头部、颈部和肩部在同一平面上。侧卧时,枕头高度应能填满耳朵到肩部的距离,保持脊柱处于一条直线。避免趴着睡,这种姿势会迫使颈部过度扭转,对颈椎伤害较大。

适度颈部锻炼

1. 颈部伸展运动:站立位或坐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地将头部向一侧倾斜,尽量让耳朵靠近肩膀,感受颈部侧面的拉伸,保持15 - 30秒,然后换另一侧。也可以用手轻轻辅助头部倾斜,增加拉伸强度,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这个动作可以放松颈部侧面的肌肉,缓解肌肉紧张。

2. 颈部旋转运动:同样站立或坐好,头部缓慢地向一侧转动,眼睛看向后方,转到最大幅度时保持15 - 30秒,再转向另一侧。转动过程要平稳、缓慢,不要突然快速转动头部,以免造成颈部损伤。颈部旋转运动能增加颈部关节的灵活性,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3. 米字操:想象头顶有一支笔,用头部在空中写“米”字。按照笔画顺序,缓慢地移动头部,每个方向都要尽量伸展到最大幅度,重复3 - 5次。米字操能全方位活动颈部,锻炼颈部的各个肌肉群,增强颈部肌肉力量。

避免颈部劳损

1. 减少低头时间: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看书等行为会使颈椎承受巨大压力。尽量减少低头的时间,看手机时可以将手机举高,使眼睛与手机屏幕保持平视。如果需要长时间看书,可以使用阅读架,将书本放置在合适的高度,减少颈部弯曲。每低头一段时间,应起身活动一下颈部,放松肌肉。

2. 注意颈部保暖:颈部受寒会使局部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度增加,容易诱发颈椎病。在寒冷天气,要注意颈部保暖,可以佩戴围巾。夏天使用空调时,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颈部。冬天外出时,选择厚一些的围巾,既能保暖又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三、颈椎病的西医康复运动治疗

急性期治疗

在颈椎病急性期,症状较为严重,如颈部剧烈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此时应以休息为主,减少颈部活动,避免病情加重。可以使用颈托进行固定,颈托能限制颈部的过度活动,减轻对颈椎的压力,缓解疼痛。一般建议在症状明显时,白天佩戴颈托,晚上睡觉时可取下。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减轻炎症和疼痛;肌肉松弛剂,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缓解期康复运动

1. 麦肯基疗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针对颈腰椎疾病的康复方法。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肘支撑上半身,使头部和肩部缓慢抬起,眼睛向前看,感受颈部后方的伸展,保持这个姿势1 - 2分钟,然后放松回到俯卧位,重复5 - 10次。这个动作可以伸展颈部后方的肌肉和韧带,减轻对神经的压迫。随着症状改善,可以逐渐过渡到用双手支撑上半身抬起,进一步增加伸展幅度。

2. 抗阻运动:通过对抗一定的阻力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可以使用弹力带进行练习。将弹力带一端固定在稳定的物体上,另一端套在头部一侧,头部向对侧用力,与弹力带的阻力对抗,保持5 - 10秒,然后放松,换另一侧进行。也可以将弹力带绕过额头或枕部,双手拉住弹力带两端,头部向前或向后用力,进行抗阻训练。抗阻运动每周进行3 - 4次,每次每个动作重复10 - 15次。

3. 有氧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对颈椎病康复也有帮助,如游泳、瑜伽等。游泳时,特别是蛙泳,颈部需要有规律地进行伸展和转动,能锻炼颈部肌肉,同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对颈椎的压力。瑜伽中的一些动作,如猫牛式、下犬式等,能帮助伸展和强化颈部、背部肌肉,改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建议每周进行2 - 3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四、颈椎病的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颈椎病多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加上外感风寒湿邪或劳损等因素所致。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1. 风寒湿型:表现为颈部疼痛,伴有僵硬感,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治法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常用方剂为羌活胜湿汤加减。方剂中羌活、独活、防风等具有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甘草调和诸药。通过这些药物的配伍,可有效缓解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颈椎病症状。

2. 气滞血瘀型:颈部疼痛较为剧烈,痛点固定,伴有上肢麻木。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身痛逐瘀汤是常用方剂。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没药、五灵脂、地龙通络止痛;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香附行气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并引药下行。诸药合用,能改善颈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

3. 肝肾亏虚型:多见于久病或年老体弱患者,表现为颈部疼痛隐隐,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治法为补益肝肾、通络止痛,可选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加减。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具体症状适当加入一些通络止痛的药物,如葛根、桑寄生等,以缓解颈部症状。

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由专业中医师开具个性化的处方,一般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中药外用

1. 中药熏蒸:将一些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作用的中药,如乳香、没药、木瓜、防风、艾叶等,装入布袋中,放入熏蒸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后产生蒸汽,对准颈部进行熏蒸。中药蒸汽能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孔扩张,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到颈部组织,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的作用。每次熏蒸时间一般为20 - 30分钟,每周可进行2 - 3次。

2. 中药贴敷:市面上有许多现成的中药贴剂,也可根据病情自制中药贴敷。将中药打成粉末,如川芎、白芷、细辛、乳香、没药等,用适量的醋或凡士林调成糊状,均匀涂抹在纱布上,贴敷于颈部疼痛部位。贴敷时间根据药物和皮肤耐受情况而定,一般为6 - 12小时,每天或隔天贴敷一次。中药贴敷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局部,起到消肿止痛、温通经络的效果。

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从日常生活中的姿势调整、适度锻炼,到西医的康复运动治疗以及中医的中药治疗。如果出现颈椎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希望大家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颈椎病,拥有健康的颈部和生活。

(过灵香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骨科康复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