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预防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中西医康复运动与中药治疗策略

2025-01-26 13: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这类骨折不仅给老年人带来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作为骨科康复科的主治医师,接下来我将从西医康复运动与中药治疗两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预防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

一、认识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

1. 什么是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小积木”,一节一节堆叠构成了脊柱,支撑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能够站立、行走。而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简单说就是这些“小积木”中的一块或几块,因为各种原因被压扁了。常见的原因有骨质疏松,就像房子的地基变得疏松,椎体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稍微有点外力,比如咳嗽、弯腰捡东西,就可能发生骨折。另外,摔倒等外伤直接作用在脊柱上,也会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

2. 它的危害有哪些

一旦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人首先要承受的就是剧烈疼痛,这种疼痛会让日常活动变得极为困难,像翻身、起床、站立这些简单动作,都会引发钻心的痛。长期卧床又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因为躺着不动,痰液难以咳出,就容易滋生细菌;还有深静脉血栓,下肢血液流动缓慢,就容易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到肺部,会造成肺栓塞,这可是会危及生命的。长期卧床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二、西医康复运动预防策略

1. 基础运动:增强肌肉力量与平衡能力

平衡训练:平衡能力差是老年人摔倒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提升平衡能力至关重要。比如可以尝试单脚站立,先从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开始,慢慢抬起一只脚,保持身体稳定,每次坚持30秒,然后换另一只脚,每天做3组。刚开始可能站不稳,这很正常,可以先在有扶手或稳固家具的地方练习,逐渐增加难度。还有脚跟脚尖直线行走,就是一只脚的脚跟紧挨着另一只脚的脚尖,沿着一条直线慢慢向前走,每次走10 - 15步,每天走3 - 4次。这种训练能有效锻炼我们身体的平衡感,减少摔倒风险。

肌肉力量训练:强大的肌肉能更好地保护脊柱和骨骼。比如简单的踮脚尖运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缓慢抬起脚跟,尽量向上踮起,保持2 - 3秒后放下,重复20次为一组,每天做3 - 4组。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小腿肌肉,增加下肢力量。还有臀桥运动,平躺在地上,双腿屈膝,双脚踩地,将臀部抬离地面,使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3 - 5秒后放下,每组15 - 20次,每天3组。它能锻炼臀部和腰背部肌肉,增强脊柱稳定性。

2. 针对性运动:强化脊柱功能

伸展运动:脊柱的伸展可以增加脊柱的灵活性和椎体间的空间,减轻椎体压力。比如猫式伸展,跪在瑜伽垫上,双手和双膝着地,像小猫伸懒腰一样,吸气时,背部下沉,头部向上抬起;呼气时,背部拱起,下巴尽量靠近胸部,重复10 - 15次为一组,每天做2 - 3组。还有站立位体前屈,双脚与肩同宽,慢慢弯腰,双手尽量去够地面,感受背部和腿部后侧的拉伸,保持30 - 60秒,每天做3 - 4次。但要注意,做这些动作时不要过度用力,避免损伤脊柱。

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就像身体的“稳定器”,包括腹部、背部、臀部等部位的肌肉。平板支撑是经典的核心训练动作,双肘和双脚支撑地面,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不要塌腰或撅臀,每次坚持30 - 60秒,每天做3 - 4组。如果觉得难度较大,也可以先从跪姿平板支撑开始,即双膝着地,其他姿势不变。通过锻炼核心肌群,能更好地维持脊柱的稳定,降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风险。

三、中药治疗预防思路

1. 中医对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认识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老年人肾中精气渐亏,骨骼失于滋养,就容易变得脆弱,如同大树的根基不牢。同时,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影响骨骼的营养供应,导致骨骼的韧性和强度下降。所以,预防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关键在于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2. 中药调理方法

补肾类中药:像熟地黄,它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可以用熟地黄15克,与排骨一起炖煮,做成熟地排骨汤,每周食用2 - 3次。还有杜仲,性温,味甘,能补肝肾、强筋骨,可将杜仲10克,加入适量水煮沸后,代茶饮,每天饮用1 - 2次。这两种中药都能从根本上滋养肾脏,增强骨骼的强度。

益气养血类中药:黄芪是常用的益气中药,味甘,性微温,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可以用黄芪10 - 15克,与红枣一起泡水喝,每天一杯,能增强人体正气,促进气血运行。当归则以养血活血著称,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将当归10克与鸡肉一起炖煮,制成当归鸡汤,每月食用3 - 4次,有助于养血补血,为骨骼提供充足的营养。

活血通络类中药:三七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将三七打成粉,每次服用3 - 5克,每天1 - 2次,用温水冲服。它能促进血液循环,消散瘀血,改善骨骼周围的血液供应。还有川芎,其性温,味辛,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将川芎10克加入适量水中煎服,每周服用3 - 4次,有助于疏通经络,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疼痛。

四、生活习惯辅助预防

1. 合理饮食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应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像牛奶,每天喝300 - 500毫升,既能补充钙,又容易吸收。豆制品也是很好的选择,如豆腐、豆浆,每周可以食用3 - 5次。同时,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多晒太阳是获取维生素D的自然方式,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晒15 - 30分钟太阳,但要注意避免晒伤。如果晒太阳不足,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

2. 环境优化

家里的环境要安全,减少老年人摔倒的隐患。比如在卫生间安装防滑垫、扶手,避免地面有水渍。房间的光线要充足,尤其是卧室到卫生间的通道,不要堆放杂物,保持畅通无阻。在室外行走时,选择平坦、无障碍物的道路,下雪或下雨后路面湿滑,尽量减少外出。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预防需要综合运用西医康复运动和中药治疗等多种方法,同时注重生活习惯的调整。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增强老年人的骨骼强度和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让老年人能够健康、舒适地享受晚年生活。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家中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过灵香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骨科康复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