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肥胖现状及健康风险分析

2025-02-10 20: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儿童肥胖问题正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家长发现,身边“小胖墩”越来越多,孩子体重超标的情况愈发普遍。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外在形象,更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埋下了诸多隐患。

一、儿童肥胖现状

近年来,儿童肥胖的形势十分严峻。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已达19%,这意味着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小胖墩”;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也达到了10.4%。而且,儿童肥胖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也加入了肥胖的行列。

从全球范围来看,儿童肥胖问题同样不容乐观。研究显示,全球5-19岁肥胖儿童青少年有1.5亿,我国肥胖儿童数量更是高居世界首位。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如果不加以干预,到2030年,我国超重肥胖儿童将超过5000万,儿童青少年中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可能达31.8%。

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饮食习惯的改变。如今,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品充斥着市场,如奶茶、炸鸡、薯片、蛋糕等,这些食品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很多孩子每天都会摄入大量的这类食品,导致热量摄入远远超过身体所需。而且,现在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吃得更多、更好,过度喂养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其次,运动量的减少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孩子们花费大量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电脑前或者玩手机,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

二、儿童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

代谢系统紊乱

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到28.5%。长期的高血脂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影响心血管健康。同时,肥胖儿童往往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这可是二型糖尿病的温床。有数据显示,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的检出率为1.3%,如果不及时控制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糖尿病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心血管系统压力增大

肥胖会使心脏和血管承受更多的负担。由于体内脂肪堆积,增加了动脉的外周阻力,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这容易导致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问题。高血压在肥胖儿童中的检出率也较高,达到了30%以上。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呼吸系统受阻

胸部脂肪堆积会影响呼吸功能,肥胖儿童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等。而且,肥胖儿童在夜间睡眠时,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这是因为肥胖导致气道狭窄,睡眠时气道更容易塌陷,从而引起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缺氧、白天嗜睡,长期下去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

内分泌系统失衡

肥胖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肥胖儿童性早熟检出率高达54.17%,而正常儿童仅3.59%。性早熟会使孩子体内的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内分泌紊乱,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女孩可能会出现初潮提前的情况,同时,性早熟还会加速骨龄增长,导致骨骼提前闭合,最终身高可能低于遗传潜力,比同龄人矮10-15厘米。

骨骼与关节问题

体重过载会给骨骼和关节带来额外的压力。肥胖儿童容易出现骨骼变形,如膝外翻、扁平足等,还会增加关节炎的风险,影响运动能力。孩子在运动时,关节需要承受更大的重量,长期下来,关节软骨容易磨损,引发疼痛和炎症。

心理与社交问题

肥胖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让他们产生自卑、孤僻、抑郁、社交回避等不良情绪。

三、如何应对儿童肥胖

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同时,要遵循“小份多样”的原则,控制每餐的食物分量,避免孩子暴饮暴食。

其次,要鼓励孩子加强运动。学龄儿童每天至少要进行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跑步等;学龄前儿童需至少保证2小时的活动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运动计划,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

此外,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因肥胖批评孩子,避免过度施压,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改善情绪性进食问题。

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着孩子当下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和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们远离肥胖。

(李金格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