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人体一种重要的防御性反射,通过气流冲击,能帮助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异物及病原体。偶尔的咳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当咳嗽持续不愈,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睡眠、工作与生活质量。许多人在咳嗽久拖不愈时会感到困惑和焦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咳嗽难以缓解?接下来,我们从普通内科的专业角度深入分析。
一、咳嗽的类型与机制
在探讨咳嗽老不好的原因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咳嗽的基本类型和发生机制。临床上,根据咳嗽持续时间,可将其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通常持续时间小于3周,多由普通感冒、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急性感染引起;亚急性咳嗽持续3 - 8周,常见于感染后咳嗽等情况;慢性咳嗽则指持续时间超过8周的咳嗽,病因更为复杂,治疗也相对棘手。
从机制来看,咳嗽的发生源于呼吸道内分布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这些刺激包括炎症、异物、过敏反应、物理化学因素等。当感受器被激活后,神经冲动会沿着迷走神经等传导至大脑咳嗽中枢,进而引发咳嗽反射。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不同病因导致的咳嗽。
二、导致咳嗽老不好的常见病因
(一)呼吸道疾病
1. 上呼吸道疾病:鼻后滴漏综合征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鼻腔、鼻窦发生炎症(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时,分泌物会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部黏膜,引发咳嗽。患者常感觉咽喉有异物感、痒感,咳嗽多在晨起或体位变化时加重,有时还伴有清嗓子的动作。
2. 下呼吸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导致长期咳嗽的重要疾病。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者会出现反复咳嗽、咳痰,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此外,咳嗽变异性哮喘也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这类患者以刺激性干咳为主,通常在夜间、凌晨发作,运动、冷空气等因素容易诱发,与普通哮喘不同的是,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喘息症状,但气道存在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
3. 肺部疾病: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结核等肺部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咳嗽迁延不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可伴有少量黏痰;而肺结核的咳嗽特点则较为多样,可能表现为干咳,也可能伴有咳痰,严重时还会出现咯血,同时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二)其他系统疾病
1. 心血管系统疾病: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淤血会导致咳嗽。患者多在夜间睡眠时发作或加重,坐起或站立后症状可缓解,咳嗽时可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这是因为左心功能下降,导致肺循环淤血,肺组织间隙和肺泡内积聚液体,刺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引发咳嗽。
2. 消化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非呼吸道原因。当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咽喉部时,会刺激食管黏膜和咽部感受器,导致咳嗽。患者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咳嗽多在进食后、平卧或弯腰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的消化道症状,仅表现为慢性咳嗽。
(三)其他因素
1. 环境与生活习惯: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雾霾、工业粉尘等,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此外,吸烟是引起慢性咳嗽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引发慢性炎症,导致咳嗽。
2.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咳嗽副作用,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发挥降压作用,但同时会使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物质在体内蓄积,刺激呼吸道,引发干咳。一般在用药后1 - 2周出现,停药后咳嗽症状可逐渐缓解。
三、科学应对长期咳嗽的方法
(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当咳嗽持续不愈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咳嗽的性质(如干咳、咳痰,痰液的颜色、量、质地等)、发作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同时,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咽喉、肺部、心脏等部位。此外,还可能需要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部X线或CT、肺功能检查、痰培养、过敏原检测等,以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 呼吸道疾病治疗:对于鼻后滴漏综合征,可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减轻鼻腔炎症;鼻窦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等药物,必要时进行鼻窦穿刺冲洗或手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多采用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等综合治疗;稳定期则以戒烟、增强体质、预防感染为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需要长期规范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以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2. 其他系统疾病治疗:对于左心衰竭引起的咳嗽,主要治疗原则是改善心脏功能,减轻肺淤血。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则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等,同时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排空,缓解反流症状。
3. 其他因素处理:如果是环境因素导致的咳嗽,应尽量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佩戴口罩、改善居住或工作环境的通风条件等。因药物引起的咳嗽,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降压药物等。
(三)日常护理与生活调整
1. 保持呼吸道湿润: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咳嗽症状。建议每天饮用1500 - 2000毫升水,可选择温开水、温茶水等。此外,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 - 60%,也能减轻呼吸道黏膜的干燥,减少咳嗽。
2. 饮食调理:咳嗽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冷饮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润肺止咳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
3. 适度运动与休息: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咳嗽的发生。但在咳嗽发作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呼吸负担。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减轻咳嗽症状。
咳嗽老不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种病因。当出现长期咳嗽时,不要盲目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同时,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和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维护呼吸道健康。
(张新奎 召陵区人民医院 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