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压飙高像坐过山车?稳住别慌!

2025-05-22 10: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心跳快得像打鼓,一测血压,数字“噌”地窜到180/110mmHg,血压飙高就像坐过山车,瞬间让人慌了神!不少人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吓得手脚发凉,要么压根不当回事。其实,血压波动是身体发出的“紧急信号”,作为心血管内科护士,每天都要“接诊”各种血压“小脾气”,今天就把应对血压过山车的硬核攻略全公开!

一、血压“过山车”:身体为啥突然“失控”?

血压这玩意儿,就像身体里的“交通指挥官”,指挥血液在血管里有序流动。正常情况下,收缩压(高压)在90-139mmHg,舒张压(低压)在60-89mmHg,要是数值突然“放飞自我”,那就是血压在闹脾气了。血压飙高可不是无缘无故,背后藏着不少“捣乱分子”。

(一)生活里的“隐形推手”

熬夜追剧、打游戏到凌晨?身体可不买账!长期睡眠不足,交感神经就像被按了“开关”,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指挥心脏拼命工作,血压自然一路飙升。还有人把重口味当“真爱”,顿顿咸菜、腊肉、油炸食品,摄入过量的盐分会让身体里的水分增多,血管就像被灌满水的气球,压力越来越大。

另外,久坐不动、抽烟喝酒、长期焦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都是血压升高的“帮凶”。曾经有位患者,天天宅家玩游戏,吃饭靠外卖,半年时间血压从正常飙到160/100mmHg,整个人像被抽了气的皮球,干啥都提不起劲。

(二)疾病引发的“连锁反应”

除了生活习惯,一些疾病也会让血压坐上过山车。肾脏出问题时,调节血压的功能“罢工”,血压就会不受控制;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同样会影响血压;还有像主动脉缩窄这种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通道变窄,血液过不去,压力自然升高。

有位患者总觉得头晕乏力,以为是没休息好,结果一查才发现是肾上腺长了个小瘤子,分泌过多激素导致血压波动。解决原发病后,血压才慢慢恢复正常。所以,血压异常时,可别只盯着血压计,身体其他部位的“求救信号”也得重视。

(三)特殊时期的“血压暴动”

女性生理期、孕期、更年期,血压更容易“闹情绪”。生理期激素水平变化大,身体像坐“情绪过山车”,血压也跟着波动;孕期子宫增大压迫血管,加上身体负担加重,血压升高的风险增加;到了更年期,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减少,血压调节功能变弱,不少女性会发现血压开始“不听话”。

二、血压飙升时:这些信号别忽略!

血压升高时,身体会发出各种“警报”,可惜很多人不当回事,结果吃了大亏。

头晕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有人形容像戴了个“紧箍咒”,脑袋又沉又胀;眼睛突然模糊看不清,可能是血压过高影响了眼底血管;胸闷心慌,感觉心脏要跳出嗓子眼,这是血压波动给心脏增加了负担;还有人会出现耳鸣、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血压异常的表现。

但要注意,血压升高不一定都有症状!有些患者血压已经高到180mmHg,还跟没事人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这种“无症状高血压”更危险,就像一颗“隐形炸弹”,悄无声息地损伤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曾经有位患者,体检时发现血压高,觉得没啥不舒服就没管,结果突然脑出血,差点丢了性命。所以,定期测血压才是王道!

三、血压失控别慌!护士教你“急救三招”

血压突然飙升,第一时间该干啥?记住这三招,关键时刻能救命!

(一)立刻“刹车”:原地放松

发现血压升高,别火急火燎地乱走,先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或躺下。这时候身体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容易“翻车”,原地放松能让身体慢慢适应血压变化。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呼气时肚子瘪下去,把速度放慢,就像给情绪按下“减速键”。

(二)药物“救兵”:关键时刻显身手

家里备着降压药的,赶紧按医嘱吃。有些长效降压药起效慢,别吃了一次没效果就加量,血压降得太快反而危险。要是含服硝苯地平这类短效降压药,15-30分钟后记得再测血压。曾经有位患者血压升高后,一口气吃了3片降压药,结果血压骤降,头晕得站都站不起来。所以,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三)紧急情况:该“跑”就得跑

如果血压持续不降,还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别犹豫,马上拨打120!这可能是高血压急症,像脑出血、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力衰竭等,分分钟要命。去医院路上,尽量保持安静,别紧张,相信医生能把血压“驯服”。

四、日常“稳压秘籍”:把血压拿捏得死死的

想要血压乖乖听话,日常生活得下狠功夫。

(一)饮食“加减法”:吃得对才健康

给饮食做“减法”,少吃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差不多就是一啤酒瓶盖的量。别以为只有咸菜、酱油含盐多,方便面、火腿肠、饼干里的“隐形盐”也不少。可以用香料、柠檬汁代替盐调味,味道一样赞!

做“加法”也很重要,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这些食物富含钾、镁等矿物质,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钠,降低血压。芹菜、香蕉、燕麦都是“降压小能手”,可以常出现在餐桌上。

(二)运动“处方”:动起来才稳当

运动就像给血压吃“定心丸”,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别一上来就挑战高强度运动,身体吃不消。可以从每天散步10分钟开始,慢慢增加时间和强度。有位患者坚持每天快走半小时,三个月后血压从150/95mmHg降到了130/85mmHg,效果堪比吃药!

(三)情绪“维稳”:心态好血压才好

焦虑、愤怒、紧张这些坏情绪,都是血压升高的“催化剂”。学会给自己解压,压力大时听听音乐、泡泡脚、找朋友聊聊天。有位患者因为工作压力大,血压一直降不下来,后来学了瑜伽,每天练习半小时,不仅血压稳定了,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好了。

(四)监测“小卫士”:血压情况全掌握

家里备个电子血压计,定期测血压。建议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各测一次,每次测2-3遍,取平均值。记录下血压数值,复诊时带给医生看,方便调整治疗方案。现在还有智能血压计,能把数据直接同步到手机上,就像请了个“私人血压管家”。

血压波动虽然像坐过山车,但只要掌握这些秘籍,就能把它变成“温顺的小绵羊”。别等血压“大闹天宫”才重视,从现在开始,管好嘴、迈开腿、稳住心态,让血压乖乖听话,身体才能健健康康!

(朱俐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东院区心血管内科三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