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深夜的CCU:一场心脏保卫战

2025-05-23 08: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凌晨三点,医院的走廊空荡安静,只有偶尔闪过的护士脚步声打破寂静。而在心脏重症监护室——CCU(Cardiac Care Unit)里,灯光通明,一场无声的心脏保卫战正在悄然上演。

CCU,是医院里最接近“生死线”的地方之一。这里没有喧嚣,只有仪器的“滴滴”声、医生的低语,以及患者与死神之间的较量。

一、什么是CCU?

CCU,即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为危重心脏病患者设立的特殊病房。不同于普通病房,CCU配备了更高级的监测设备、更高比例的医护人员,以及全天候的紧急处置能力。

常见进入CCU的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俗称心梗)、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这些病症来势凶猛,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分分钟危及生命。

二、心脏为何“深夜发难”?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的话:“人过中年,最怕凌晨出事。”这不仅是心理上的恐惧,也有医学上的依据。

研究发现,心脏病突发常常发生在凌晨,尤其是清晨4点到6点之间。这背后的原因有多方面:

交感神经活跃:凌晨时分,人体进入“生理觉醒期”,交感神经活跃,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

血液粘稠度增高:夜间身体水分摄入减少,血液相对粘稠,容易形成血栓。

寒冷刺激:气温下降会使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加大,增加心脏意外风险。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中老年人会在半夜感到胸口发闷、心悸、呼吸困难。一旦发生这些症状,一刻都不能耽搁。

三、深夜抢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CCU的深夜,从不平静。急诊科刚送来的老李,是一位65岁的退休工人。他在家中突然感到胸口压榨般疼痛,出了一身冷汗,被家人连夜送来医院。

心电图一看,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是一种典型的“急性心梗”,需要立刻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心肌大片坏死,甚至猝死。

医生迅速启动“心梗绿色通道”,不到30分钟,患者已被推进导管室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术(俗称“放支架”)。术后转入CCU观察和治疗。

在CCU,护士密切监测他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医生根据他的病情调整用药。每一次报警,每一组数据波动,都是一场微妙的博弈。

四、CCU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许多人误以为进了CCU就是“命悬一线”,但其实,CCU的存在,正是为了将危重病人从生死边缘拉回来。

患者进入CCU后,首要目标是稳定生命体征,防止病情恶化。接下来是逐步调整治疗方案,评估病情走向,为后续的康复铺路。

在这里,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每一位患者的状态。每一个夜晚,CCU的灯火未曾熄灭,那是医者守护心脏的信念之光。

五、你能为心脏做些什么?

“预防胜于治疗。”对于心脏疾病,我们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很多努力:

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一定要定期体检、规范用药。

戒烟限酒:吸烟可使冠状动脉收缩,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酒精过量也会伤心脏。

规律作息:熬夜不仅损伤肝脏,对心脏同样是慢性打击。

适度运动:建议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

减压放松:长期精神紧张、情绪压抑,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发心脏不适。

此外,家中如有心脏病患者,务必熟悉应急处理流程,比如如何识别心梗早期信号、怎样拨打急救电话、就近的胸痛中心在哪里等。

结语

夜幕之下的CCU,是医学科技与人类意志交织的战场。每一次“起搏”的电击、每一支急救药物的推注,背后都是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冷静判断。他们,是夜色中最坚定的守护者。

心脏,是我们身体的发动机。守护心脏健康,不只是医生的职责,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愿你我都能远离那场“深夜的CCU之战”,把握当下,珍惜健康。

(史美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