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为危重新生儿提供专业护理和治疗的场所,但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NICU内的感染风险较高。因此,感染预防与控制是NICU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NICU新生儿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关键措施:
一、环境管理
1. 建筑布局:NICU的布局应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预防原则,做到洁污分区明确,标识清晰。
2. 通风与空气净化: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遵循《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采用合适的空气净化方法,并每季度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效果监测。
3. 床位空间:每床净建筑面积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和感染控制的需要,抢救单元≥6平方米,其他床位≥3平方米,床间距应≥0.9米。
4. 清洁与消毒设施: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手卫生设施应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每个房间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二、人员管理
1. 工作人员防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应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手卫生规范。
2. 操作顺序:在诊疗与护理操作时,应按照“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每接触一次患儿后需洗手。
3. 特殊感染患儿隔离: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时,应严格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实施隔离措施。
三、医疗器械与物品管理
1. 医疗器械消毒: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应严格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2. 设备清洁与消毒:氧气湿化瓶、吸痰瓶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3. 暖箱与蓝光箱:蓝光箱和暖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用后清洁消毒。
4. 接触患儿皮肤、黏膜的物品:如雾化吸入器、面罩、复苏囊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5. 奶瓶与奶嘴:患儿使用后的奶瓶、奶嘴一用一洗一消毒,盛放奶瓶、奶嘴的容器及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四、感染监测与报告
1. 监测制度: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开展目标性监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
2. 感染聚集处理:发现医院感染聚集性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并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控制措施。
五、其他措施
1. 配奶间管理:配奶间由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干净,定期消毒。配奶应现配现用,剩余奶液不得再用。
2. 沐浴间管理:新生儿沐浴间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沐浴物品专人专用。
3. 医疗废物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处置。
六、家长配合
1. 探视限制:严格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2. 个人卫生:探视人员进入NICU前应更换清洁的衣物,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3. 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应避免探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NICU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儿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是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关键。
(吴亚慧 登封市人民总医院 N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