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脂肪肝到健康肝脏,超声检查如何助力早期诊断与监测

2024-10-10 08: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4408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脂肪肝已悄然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约 25% 的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在肥胖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75%。然而,大部分早期脂肪肝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肝区不适、肝功能异常时,病情可能已进展到中晚期。幸运的是,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经济的影像学手段,正在成为脂肪肝早期诊断与全程监测的 “利器”。​

正常情况下,肝脏中的脂肪含量仅占肝脏重量的 5% 以下。当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就形成了脂肪肝。这一过程通常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热量饮食、久坐少动、酗酒等,同时也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脂等全身性疾病相互影响。早期脂肪肝就像一颗 “沉默的定时炸弹”,肝细胞内的脂肪堆积会引发炎症反应,逐渐破坏肝细胞的正常功能,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超声检查利用高频声波穿透人体组织,通过反射信号形成图像,就像为肝脏做一次 “无声的对话”。正常肝脏的超声图像表现为均匀细腻的回声,而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则会呈现出不同的 “超声语言”:肝脏实质回声增强,如同蒙上一层薄雾,后方回声逐渐衰减;肝脏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肝内血管纹理变得模糊不清。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能够根据这些细微的图像变化,准确判断脂肪肝的程度。轻度脂肪肝表现为肝脏回声轻度增强,血管纹理尚清晰;中度脂肪肝则呈现明显的回声增强,血管纹理变细;重度脂肪肝时,肝脏回声显著增强,后方回声衰减明显,血管纹理几乎难以辨认。而且,超声检查能够实时动态观察肝脏形态结构,无需使用造影剂,也没有辐射风险,适合各类人群,尤其是孕妇、儿童以及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为了进一步提高脂肪肝诊断的准确性,超声造影技术应运而生。这项技术通过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使肝脏内的血管和组织显影更加清晰。在脂肪肝的评估中,超声造影可以帮助鉴别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判断肝内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进展。对于局灶性脂肪肝,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区分它与肝脏肿瘤,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和过度治疗。例如,局灶性脂肪肝在超声造影下的增强模式与正常肝脏基本一致,而肝癌等恶性肿瘤则会呈现出快速增强、快速消退的特征,这种精准的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于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酒)或接受药物治疗后,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能够直观地看到肝脏的变化。随着脂肪的逐渐减少,肝脏回声会从增强变得均匀,体积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血管纹理重新清晰可见。一般建议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超声复查,动态监测肝脏的改善情况。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鼓励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肝脏在 “逆龄生长” 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此外,超声检查还能发现脂肪肝可能伴随的其他肝脏病变,如肝囊肿、肝血管瘤等,也能对合并的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一并进行评估,为整体治疗提供全面的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技术也在持续发展。人工智能辅助超声诊断系统正在逐步应用于临床,通过对大量超声图像的深度学习,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脂肪肝的特征,甚至预测疾病的进展风险。弹性超声技术则可以量化评估肝脏的硬度,更敏感地检测肝纤维化程度,为脂肪肝的精准分期提供有力支持。未来,超声检查有望在脂肪肝的个性化治疗、早期预警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从脂肪肝到健康肝脏的旅程中,超声检查始终相伴,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肝脏健康保驾护航。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就像为肝脏做一次 “健康体检”,让我们能够在无声处发现危机,在早期阶段干预治疗,守护肝脏的健康与活力。

(赵苏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