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喉癌术后语言康复训练:发声重建的五个阶段

2025-02-19 13: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喉癌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喉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手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可能会对患者的发声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失去正常的语言能力,这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还会对其心理造成沉重打击。不过,患者和家属不必过于绝望,通过科学系统的语言康复训练,尤其是发声重建训练,患者有很大机会重新获得发声能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喉癌术后发声重建的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心理调适与呼吸训练

1.心理调适

喉癌术后,患者常因担心失语、对未来迷茫恐惧,陷入焦虑抑郁,这严重影响康复与治疗效果。所以心理调适是发声重建的关键第一步。家属要多给予关心支持,多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助其树立信心。患者自身也得努力调整心态,坚信康复训练能改善发声。不妨参加病友交流活动,听听他人的康复经验,汲取力量与勇气,更好地应对术后挑战。 

2.呼吸训练

发声需稳定呼吸支持,喉癌术后患者呼吸模式可能改变,需专门训练。腹式呼吸法是不错的选择,患者平躺或坐位,一手放胸、一手放腹。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缓缓收缩。每天可多次练习,每次 10 - 15 分钟。随着训练推进,逐步增加呼吸深度与频率,提升控制力,为后续发声训练筑牢根基。

二、第二阶段:食管发声基础训练

1.吞咽训练

食管发声是喉癌术后常用的一种发声重建方法,它利用食管内的气体震动来产生声音。在进行食管发声训练之前,患者需要先掌握吞咽技巧。患者可以先尝试吞咽少量口水,感受吞咽时口腔、咽喉和食管的运动过程。然后,逐渐增加吞咽的量,如吞咽一小口水或一小块软食。在吞咽过程中,要注意放松颈部肌肉,避免过度紧张。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吞咽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2.食管进气训练

食管进气是食管发声的关键步骤。患者可以将空气吞入食管内,为发声提供气源。训练时,患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将舌头向后缩,同时做吞咽动作,将空气吞入食管。刚开始练习时,患者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甚至会出现呛咳等情况,这是正常的反应。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患者会逐渐掌握食管进气的技巧。每次练习可以吞入 3 - 5 口空气,每天练习多次。

三、第三阶段:食管发声发声训练

1.单音发声

在掌握了食管进气技巧后,患者就可以开始进行单音发声训练了。患者将空气吞入食管后,迅速收紧食管上口,使食管内的气体受到挤压,然后突然放松食管上口,让气体冲出,同时震动食管黏膜,发出声音。刚开始时,发出的声音可能比较微弱、模糊,甚至难以辨认。但患者不要灰心,要反复尝试不同的发声方式和力度,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可以先从简单的元音开始练习,如“a”“o”“e”等,每个音练习多次,直到能够清晰地发出为止。

2.音节和单词发声

当患者能够熟练发出单音后,就可以逐渐过渡到音节和单词的发声训练。将不同的元音和辅音组合起来,形成音节,如“ba”“pa”“ma”等,然后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随着音节练习的熟练,再尝试发出一些简单的单词,如“爸爸”“妈妈”“吃饭”等。患者可以通过对着镜子练习,观察自己的口型和面部表情,及时调整发音方式。

四、第四阶段:语句和对话训练

1.简单语句练习

当患者能够清晰地发出单词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简单语句的练习了。从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句入手,如“我渴了”“我想吃饭”“你好吗”等。患者可以先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语句,然后逐渐加快语速,提高语句的流畅性。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和语调的变化,使表达更加自然。

2.对话训练

当患者能够熟练说出简单语句后,就可以尝试与他人进行对话训练了。可以从与家属的简单交流开始,逐渐增加对话的难度和复杂度。在与他人对话时,患者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讲话,理解对方的意思,然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要注意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增强沟通的效果。通过不断的对话练习,患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五、第五阶段:声音优化与巩固训练

1.声音优化

完成前期发声训练后,患者虽能交流,但声音或存瑕疵,像嘶哑、音量小、音调单调。这时就需要声音优化训练。患者可借助发声练习改善,比如共鸣训练,调整口腔、鼻腔和胸腔共鸣,让声音更圆润洪亮;音调训练,通过高音低音练习拓宽音域。另外,学习气息控制、把握声音抑扬顿挫等技巧,能让表达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2.巩固训练

发声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不断地进行巩固训练,以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发声能力。患者要养成每天坚持练习发声的习惯,将发声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可以定期与康复治疗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接受专业的指导和评估,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训练计划。同时,要注意保护嗓子,避免过度用嗓和大声喊叫,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六、结论

喉癌术后发声重建虽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患者和家属保持积极的心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每一位喉癌患者都能通过发声重建训练,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声音,开启美好的新生活。

(李靖 河南省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