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上年纪膝盖疼?别忽视骨性关节炎信号

2024-03-13 19: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天气一变就膝盖疼”“一蹲下就起不来了”“上下楼梯像针扎一样难受”……这些“老毛病”,你是不是也有?很多中老年人一开始只是轻微的不适,慢慢却发展成走路都困难,甚至要做手术的严重疾病。其实,这些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就是——骨性关节炎。

一、什么是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化、破坏为主的疾病,同时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骨刺)、滑膜炎症和关节间隙变窄,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畸形。

最容易被“盯上”的部位就是膝关节,其次是髋关节、手指关节、颈椎和腰椎。

二、为什么上了年纪容易得骨性关节炎?

1.软骨老化
软骨就像是关节间的“润滑垫”,它能减震、抗摩擦,但随着年龄增长,软骨细胞功能减弱、水分减少,容易变薄、变脆,甚至破裂。

2. 使用“超负荷”
长年累月走路、爬楼、蹲起、搬东西等都加剧膝关节的磨损。特别是体重过重的人,膝盖所承受的压力更大。

3. 骨质增生“捣乱”
关节边缘会长出“骨刺”,干扰正常运动,导致疼痛和僵硬。

4. 以前的伤害“埋下雷”
年轻时膝盖扭伤、半月板损伤、韧带撕裂等没彻底恢复,也容易在年老后引发骨性关节炎。

三、骨关节炎都有哪些信号?

很多人以为只是“老寒腿”,其实这几个信号就是骨关节炎在“敲门”:

1.晨僵

早上起床或长时间坐着后,关节僵硬,活动后慢慢缓解。

2.关节疼痛

最常见的是走路疼、上楼梯疼、蹲起疼,疼痛多为钝痛或酸痛,活动多时加重,休息后减轻。

3.关节“咔咔响”

膝盖活动时出现弹响,有时还能摸到骨头在“磨”。

4.关节肿胀

关节发炎时会轻微肿胀,有时还伴有积液。

5.变形、无力

随着病情加重,膝盖会逐渐变形,“O型腿”“X型腿”就是典型表现,严重时连走路都摇摇晃晃。

四、骨性关节炎不可逆,但可控制

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疼点是正常的”“换个膝盖太吓人了”,于是硬扛。其实早期干预和规范治疗,可以延缓病程、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软骨保护剂: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

局部外用药:贴膏、药膏;

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糖皮质激素,用于中期患者缓解症状。

小贴士:药物应遵医嘱使用,长期滥用止痛药可能伤胃、伤肾。

2.物理治疗

热敷、电疗、磁疗、超声波治疗等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

也可以选择中医理疗,如针灸、推拿、艾灸等。

3.康复训练

强化腿部肌肉能减轻膝盖压力,推荐以下训练:

股四头肌锻炼(靠墙静蹲、直腿抬高);

游泳、骑车:低冲击运动减压又锻炼;

注意控制体重:每减1公斤,膝盖负担减少3公斤!

4.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关节严重变形、日常活动受限时,可考虑关节置换术。现代人工关节技术已非常成熟,很多老年人术后恢复良好。

五、日常生活中的防护秘籍

骨性关节炎虽然无法根治,但只要做好日常管理,疼痛可控、行动无忧。以下是几个关键建议:

1. 避免“伤膝”动作

避免长时间蹲跪;

避免爬山、负重上下楼;

起身、坐下时借助手部支撑,减轻膝盖压力。

2. 合理穿鞋

选择软底、包脚、避震性好的鞋子,不建议穿高跟鞋或硬底鞋。

3. 注意防寒保暖

膝盖怕冷,建议秋冬天戴上护膝,洗澡时多用热水冲冲膝盖。

4. 科学营养

摄入足够蛋白质、钙、维生素D;控制体重;避免高糖高脂饮食。

结语

骨性关节炎不是“岁月的惩罚”,而是我们对关节“使用不当”的结果。膝盖一旦开始“抗议”,就该引起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保护,别等到“腿疼走不了路”才后悔莫及。如果你或家中长辈已经出现膝盖疼痛、僵硬的情况,不妨及时就医检查,听听专业医生的建议。健康的膝盖,是晚年幸福生活的“支柱”。

(张书生 济源市肿瘤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