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水痘来袭,这些防护要点你知道吗?

2024-04-19 12: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水痘是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 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为常见且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这种病毒历史悠久,在人类社会中存在了很长时间,给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带来过健康威胁。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想象一下,当一个感染了水痘病毒的人咳嗽、打喷嚏时,携带病毒的飞沫就会在空气中散开,健康的人一旦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又或者直接接触到患者水疱里的液体,病毒也会趁机侵入人体。

水痘典型症状有发热、乏力、头痛,以及全身性瘙痒性皮疹和水疱。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仅轻微发热、身体乏力,类似普通感冒,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全身性瘙痒性皮疹和水疱逐渐显现。皮疹起初是小红点,后迅速变成大小不一的水疱,密布全身,瘙痒难耐。患者抓挠抓破水疱会加重疼痛、引发感染、留下疤痕。水痘在儿童中较常见,因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对病毒抵抗力弱。而成人感染后症状更严重,可能出现高热、肺炎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 

为了有效预防水痘的传播,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防护要点:

1. 接种疫苗: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手段。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推荐所有儿童接种两剂水痘疫苗,第一剂通常在12至15个月大时接种,第二剂在4至6岁时接种。这是经过大量的医学研究和实践验证得出的科学方案。在儿童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接种疫苗,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水痘病毒的抵抗力。成人如果没有接种过疫苗或没有患过水痘,也应考虑接种疫苗,特别是对于医疗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孕妇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医疗工作者每天会接触大量的患者,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教育工作者长时间处于人群密集的学校环境中,也容易被感染;孕妇的身体处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一旦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本身就更容易受到病毒侵害,接种疫苗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是预防水痘和其他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接触病人后、饭前饭后、上厕所后以及外出回家后。我们的双手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上面可能沾染着各种细菌和病毒。洗手时,肥皂的泡沫就像一个个小卫士,能够将病毒包裹起来,然后随着水流冲走。认真地搓洗双手的每个部位,包括手心、手背、手指缝和指甲缝,确保没有任何一个角落被遗漏。

3. 避免接触病人:尽量避免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患者出现皮疹后的前五天内,因为这是病毒传播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间段,患者就像一个“病毒源”,周围的环境中都弥漫着病毒的威胁。如果必须接触患者,也要做好防护措施,比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避免过度压力,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从而更好地抵御病毒。充足的睡眠就像给免疫系统充电,让它能够在面对病毒时保持最佳的战斗状态;均衡的饮食则为免疫系统提供了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就像给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和粮草;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让免疫系统更加活跃;而过度压力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所以要学会调整心态,避免过度压力。

5.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了类似水痘的症状,不要自行判断和用药,要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让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在隔离期间,患者要尽量待在单独的房间,减少与家人和朋友的接触,生活用品也要单独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6. 了解症状和传播途径:了解水痘的症状和传播方式,可以帮助个人和家庭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现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就像我们知道了敌人的特征和进攻方式,才能更好地做好防御准备。我们要向家人和朋友普及这些知识,让大家都提高警惕,共同预防水痘的传播。

7. 清洁和消毒:对可能被病毒污染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漂白剂稀释液(通常按1:10的比例与水混合)擦拭物体表面,可以有效杀死病毒。家里的家具、门把手、玩具等都有可能被病毒污染,定期用漂白剂稀释液进行擦拭,就像给这些物品穿上了一层“防护衣”,让病毒无法存活。

8.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水痘的认识,特别是在学校和社区,可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疾病传播。学校可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水痘危害与预防方法;社区可组织志愿者活动普及知识。只有让更多人了解水痘,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预防的良好氛围。 

总之,通过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就医、了解症状和传播途径、清洁和消毒以及教育和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水痘的传播,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 

(李冰 郑州市中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