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别让度数“藏猫猫”!散瞳验光直接揪出真度数

2025-06-24 13:5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孩子眯着眼看黑板,家长带娃去验光,结果测出来度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像在玩“躲猫猫”?别急!今天就揭秘散瞳验光这个“照妖镜”,手把手教你抓住真实近视度数,再也不当冤大头!

一、普通验光为啥总“看走眼”?

带孩子去眼镜店验光,店员拿个机器“嘀”一声,再让孩子看视力表指方向,没几分钟就得出度数,看似高效,实则暗藏“水分”。这是因为咱们的眼睛自带“作弊神器”——睫状肌。

睫状肌就像眼球里的“弹簧”,能调节晶状体的形状。看近处时,它会紧张收缩,把晶状体“挤”得凸起来,让光线顺利聚焦;看远处时,它就放松休息。当孩子长时间看书、玩手机,睫状肌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就像弹簧拉久了回不去,处于“假性近视”状态。这时候普通验光测出来的度数,可能把睫状肌的紧张也算进去了,导致结果比真实度数高,配出来的眼镜自然也是“假货”!

更离谱的是,有些孩子天生睫状肌“戏精附体”,调节能力超强。普通验光时,它偷偷发力“作弊”,让验光师误以为孩子视力正常。等过段时间睫状肌累瘫了,近视突然冒出来,家长还以为度数“一夜暴涨”,其实是被它骗了!

二、散瞳验光:让眼球“老实交代”

散瞳验光,简单来说就是给眼球打个“麻醉剂”,让调皮的睫状肌彻底放松,乖乖“缴械投降”。医生会给孩子滴入散瞳眼药水,常用的有阿托品、托吡卡胺,药效一上来,睫状肌就像被点了穴,失去调节能力,这时候测出来的度数,才是货真价实的“裸眼数据”。

以阿托品为例,它堪称散瞳界的“王者”,药效最强、持续时间最长,滴完后睫状肌要“躺平”3周左右。虽然这段时间孩子看近处模糊、怕光,但能精准揪出隐藏的度数,尤其适合首次验光、年龄小、斜视、远视的孩子。托吡卡胺则像“小快灵”,药效持续6-8小时,当天就能恢复正常,适合复查或近视度数稳定的孩子。

三、散瞳验光全流程大揭秘!别怕,超简单!

一听“散瞳”,不少家长担心会伤害孩子眼睛,其实这完全是误解!正规操作下,散瞳不仅安全,还能缓解睫状肌疲劳,预防近视加深。整个过程分为三步:

(一)滴眼药水:“小魔法”开始生效

用棉签轻轻撑开孩子眼皮,滴入1-2滴散瞳药水,叮嘱孩子闭眼5分钟后再滴下一次,让药水充分吸收。有些孩子可能觉得眼睛轻微刺痛、发红,这都是正常反应,就像被风吹了眼睛,过一会儿就好。

(二)等待药效:给睫状肌“放个假”

滴完药水别急着验光,要等睫状肌彻底放松。用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需要点4次后等15-20分钟,期间孩子可能会怕光、看近处模糊,像戴上了“老花镜”。这时候可以给孩子戴个墨镜,带他去光线暗的地方休息,顺便讲讲散瞳的原理,打消孩子的恐惧。

(三)精准验光:真相浮出水面

药效发挥作用后,医生会用综合验光仪、检影镜等设备,仔细测量孩子的近视、远视、散光度数,还会检查双眼视功能。整个过程就像给眼球做“深度体检”,不放过任何一个度数“漏网之鱼”。

四、这些情况,必须散瞳验光!

不是所有验光都要散瞳,但这几类孩子千万别偷懒:

1. 18岁以下首次验光:这个阶段眼球发育快,睫状肌调节力强,普通验光极易误诊。散瞳验光能准确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避免盲目配镜。

2. 视力不稳定,度数变化大:比如半年内近视度数增加超过50度,可能存在睫状肌痉挛,散瞳验光才能找到真实度数,调整防控方案。

3. 怀疑有远视:比近视更复杂,散瞳能消除睫状肌干扰,精确测量度数,为配镜或治疗提供依据。

4. 斜弱视儿童:散瞳验光不仅能查度数,还能评估眼球发育情况,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五、散瞳后那些“奇怪反应”,别慌!

散瞳后,孩子可能出现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家长别紧张:

1. 怕光:散瞳后瞳孔扩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变多,孩子会觉得刺眼。这时候戴墨镜、减少户外活动,等药效过了自然恢复。

2. 看近处模糊:睫状肌放松后,晶状体无法调节,看近处就像“老花眼”。这段时间别强迫孩子写作业、看书,可以多看看远处,让眼睛彻底休息。

3. 轻微脸红、口干:少数孩子使用阿托品后会出现这些症状,是药物的轻微副作用,一般多喝水、休息后就能缓解。如果症状严重,及时联系医生。

六、散瞳验光的“避坑指南”

1.认准正规机构:别去街边小眼镜店随便验光,散瞳属于医疗操作,必须在眼科医院或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操作。

2.提前告知病史:如果孩子有心脏病、青光眼等疾病,或对散瞳药物过敏,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避免发生危险。

3.别着急配镜:使用阿托品散瞳后,药效持续时间长,验光结果稳定后(一般3周后)再配镜,否则度数可能不准确(远视除外)。

4.定期复查:孩子眼球发育快,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根据度数变化调整眼镜,别一副眼镜戴到小学毕业!

近视度数就像“躲在云层后的太阳”,普通验光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子,散瞳验光才能拨开云雾见真相。别再让孩子戴错眼镜,耽误防控时机!记住,专业检查、科学配镜,才是守护孩子视力的正确姿势!

(高锦展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斜视小儿眼科一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