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近视度数老上涨?这些小技巧帮你“踩刹车”

2023-02-14 20: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近视度数像坐电梯一样悄悄上涨,是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烦恼。看不清黑板、看远处模糊,度数一年比一年高,眼镜片越换越厚。其实,近视度数的增长不是“挡不住的趋势”,掌握科学的护眼技巧,就能给度数上涨“踩刹车”,让视力稳定下来。作为眼科手术室主管护师,就来分享这些实用的护眼小技巧。

一、“用眼姿势”要摆正:给眼睛“松松绑”

很多人近视度数上涨,都和不良的用眼姿势有关。长时间“近距离作战”加上姿势不对,眼睛就像一直绷紧的橡皮筋,慢慢失去弹性。

1. “三个一”原则要记牢

看书、写字或看电子屏幕时,要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胸口离书桌一拳,眼睛离书本或屏幕一尺(约33厘米),手指离笔尖一寸。这个姿势能让眼睛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避免过度调节。就像椅子太高会让人腰酸背痛,用眼距离太近也会让眼睛“疲劳加班”。

别趴在桌上、躺在床上看书或玩手机,这些姿势会让眼睛受力不均,加重眼睛调节负担,时间久了度数很容易上涨。

2. 电子屏幕“不低头”

看手机、电脑时,尽量让屏幕中心低于视线15°-20°,就像低头看桌面的角度,别把手机贴在脸上或举得太高。屏幕亮度要和环境光保持一致,别在漆黑的房间里看亮屏幕,也别在强光下看暗屏幕,光线反差太大会让眼睛频繁调节,加速疲劳。

每次看电子屏幕40分钟左右,就停下来看看远处,让眼睛从“近距离模式”切换到“远距离模式”,给睫状肌放个短假。

二、“用眼时间”要把控:给眼睛“放放假”

眼睛就像不停运转的机器,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会“过热”,近视度数也会悄悄上涨。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是给视力“踩刹车”的关键。

1. 20-20-20法则要遵守

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看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保持20秒。这个简单的法则能让睫状肌从收缩状态放松下来,就像久坐后站起来伸懒腰,给眼睛“松筋骨”。可以在书桌旁放一个远眺的目标,比如窗外的绿树、远处的楼房,提醒自己定时远眺。

别让眼睛“连轴转”,写作业、上网课中间要穿插休息,哪怕站起来倒杯水、走到窗边看看风景,都能让眼睛得到放松。

2. “户外时间”不能少

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度数上涨的“天然良药”。户外的自然光亮度高,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能抑制眼轴增长(眼轴过长是近视度数上涨的主要原因);而且户外看远处的机会多,眼睛能自然放松,不会一直处于近距离调节状态。

哪怕只是在户外散步、玩耍,只要让眼睛接触自然光,就能发挥作用。别把户外活动变成“户外看手机”,低头看屏幕可没有护眼效果。

三、“环境光线”要调好:给眼睛“搭舒适窝”

光线太亮、太暗或忽明忽暗,都会让眼睛“紧张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导致度数上涨。打造舒适的用眼环境,能减少眼睛的负担。

1. 光线“均匀柔和”是关键

看书、写字时,要保证光线均匀照亮桌面,避免明暗对比强烈。可以在房间主灯的基础上,再开一盏护眼台灯,台灯放在书桌左上角(右手写字)或右上角(左手写字),光线从侧面照射,不会在纸面形成阴影。灯光要选择暖白光(4000K左右),别用刺眼的白光或昏暗的黄光,柔和的光线让眼睛更舒服。

别在只开台灯的黑暗环境中看书,周围环境太暗会让眼睛适应困难,加重疲劳感。

2. 避开“光线陷阱”

阳光直射的窗边、灯光闪烁的房间、空调出风口下方,这些都是“用眼雷区”。阳光直射会让纸面反光刺眼,灯光闪烁会让眼睛频繁调节,空调风吹会让眼表干燥,这些都会间接导致视力下降。

选择光线稳定、通风但不直吹的位置学习,感觉光线不舒服时及时调整,别让眼睛“硬扛”不适。

四、“眼睛营养”要跟上:给眼睛“加能量”

眼睛的正常运作需要营养支持,合理饮食能为眼睛提供“原材料”,帮助维持视力稳定,减缓度数上涨。

1. “护眼食材”常上桌

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玉米黄质的食物。维生素A像眼睛的“润滑剂”,能保护眼表,预防干涩,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里含量丰富;维生素C和E是“抗氧化小卫士”,能保护视网膜细胞,新鲜水果、坚果里少不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视网膜黄斑区的“保护盾”,能过滤有害蓝光,西兰花、玉米、蛋黄中含量较高。

别挑食、偏食,均衡饮食才能给眼睛提供全面的营养,少吃高糖、高油食物,过量糖分可能影响钙吸收,间接影响眼球发育。

2. “水分充足”眼不干

身体缺水会导致眼表泪液分泌减少,眼睛容易干涩、疲劳,进而影响视力调节。每天保证喝足够的水(约1500-2000毫升),让眼睛保持湿润。如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干燥环境,可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滋润眼睛,缓解干涩,但别依赖眼药水,补水还是要靠多喝水。

五、“视力检查”要定期:给眼睛“做体检”

很多人等到看不清了才去查视力,这时候度数可能已经涨了不少。定期检查视力,能及时发现度数变化,早干预、早控制。

1. 定期检查“有规律”

儿童和青少年建议每3-6个月查一次视力,因为这个阶段眼睛发育快,度数变化也快,及时检查能发现早期近视或度数上涨的趋势;成年人如果视力稳定,每年查一次即可,如果度数不稳定,也要缩短检查间隔。检查不仅要查视力表,还要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这些数据能更准确反映眼睛的变化,比单纯看视力表更有意义。

别在眼镜店随便验光就配眼镜,专业的眼科检查能排除其他眼部问题,确保验光准确。

2. “散瞳验光”更精准

青少年验光时,最好做散瞳验光。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能力强,不散瞳验光可能会把“假性近视”当成真性近视,导致配镜度数偏高。散瞳后眼睛的调节肌肉放松,验光结果更准确,能避免过度配镜,防止度数越戴越高。

散瞳后可能会有暂时怕光、看近模糊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几小时或几天就会恢复,不用紧张。

六、“特殊情况”早干预:给眼睛“上保险”

如果已经出现近视,尤其是度数增长快的情况,别只依赖“注意用眼”,可以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让度数上涨慢下来。

1. “OK镜”夜间“塑形”

OK镜(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晚上戴的硬性隐形眼镜,通过夜间佩戴轻轻改变角膜形状,白天不用戴眼镜也能看清东西,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延缓近视度数上涨。适合600度以下、度数增长快的青少年,需要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佩戴,定期复查确保安全。

佩戴OK镜要注意卫生,按要求清洁镜片,避免感染,出现眼睛发红、疼痛等不适要及时停戴并就医。

2. “低浓度阿托品”辅助控度

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0.01%)能通过放松眼睛调节、抑制眼轴增长来控制近视度数上涨,通常在晚上睡前使用,需要医生评估后开具处方。它的效果因人而异,使用期间要定期复查眼压和视力,确保安全。

别自行购买或使用阿托品眼药水,浓度不合适可能会有副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近视度数上涨不是“必然结果”,而是不良用眼习惯、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调整用眼姿势、把控用眼时间,到改善环境光线、补充营养,再到定期检查和科学干预,这些小技巧能帮你给度数上涨“踩刹车”。记住,护眼没有“捷径”,但有“方法”,坚持科学护眼,才能让视力稳定,减少眼镜片变厚的烦恼,让眼睛始终保持清晰“视野”。

(周慧芳 开封市中心医院 眼科手术室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