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癫痫患儿的发作时刻,家长和周围人的每一个举动都至关重要。一些看似出于好心的举动,实则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了解并避免这些错误动作,是在关键时刻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
1.强行按压肢体
当孩子癫痫发作时,肢体会出现强直 - 阵挛性抽搐,这是大脑异常放电引起的肌肉痉挛表现。有些家长或旁人看到孩子抽搐,会本能地想要通过按压肢体来制止抽搐。然而,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在抽搐过程中,孩子的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强行按压肢体可能会导致肌肉拉伤、骨折甚至关节脱位。例如,过度用力按压抽搐的手臂,可能会使肱骨等长骨发生骨折,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加重身体的损伤程度,延长康复时间。
2.往嘴里塞东西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癫痫发作时孩子会咬破舌头,所以应该往嘴里塞东西防止咬伤。但事实上,癫痫发作时,孩子牙关紧闭,此时强行往嘴里塞东西,如筷子、勺子等,不仅难以塞入,还可能损伤口腔黏膜、牙齿,甚至导致异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其实,癫痫发作时孩子很少会真正咬破舌头,即使偶尔有轻微咬伤,也通常会自行愈合,并不会像人们担心的那样造成严重后果。
3.盲目移动孩子
发现孩子癫痫发作,有些家长会惊慌失措,立刻抱起孩子往医院跑或者频繁变换孩子的姿势。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癫痫发作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数秒至数分钟之间。在发作期间,孩子的身体处于高度敏感和不稳定状态。盲目移动孩子可能会加重其身体的不适感,甚至因颠簸、晃动等原因导致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发窒息风险。而且,频繁改变姿势会影响家长对发作症状的准确观察,不利于医生后续对病情的判断。正确的做法是,将孩子放置在安全、平坦的地方,如在地面铺上柔软的衣物或毯子,确保周围没有尖锐、坚硬的物体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然后安静地陪伴等待发作结束。
4.过度围观与刺激
孩子癫痫发作时,往往会吸引周围人的注意。过多的人围在孩子身边,一方面会造成空气不流通,让孩子缺氧;另一方面,周围的人可能会因为紧张而发出各种声音或做出一些突然的动作,这些都可能刺激到孩子,影响发作的停止。例如,有人在孩子旁边大声呼喊、哭泣,或者突然靠近、触碰孩子,都可能使孩子的神经兴奋性进一步增高,延长发作时间或者使发作症状加重。
5.发作后立即喂食
癫痫发作结束后,孩子可能会处于疲劳、嗜睡的状态。有些家长心疼孩子,会马上给孩子吃东西补充体力。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发作过程中,孩子的胃肠道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消化功能暂时减弱。此时立即喂食,可能会导致呕吐、消化不良等问题。应该先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待精神状态稍微恢复后,再适量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温水、米粥等。
儿童癫痫发作时,家长和周围人一定要保持冷静,避免采取上述错误动作。正确的做法是确保孩子周围环境安全,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等待发作自然结束。如果发作时间超过 5 分钟或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受伤等紧急情况,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应对,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癫痫发作对孩子的伤害。
(郭俊范 南阳南石医院 神经内科二病区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