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皮肤上的痣,大家总觉得是“小雀斑”一样的存在,顶多影响美观。但有一种痣,却可能是藏在皮肤上的“定时炸弹”——黑色素瘤。它看起来像普通黑痣,却能在不知不觉中“黑化”,一旦扩散就很难对付。作为肿瘤医院骨科护师,见过不少因忽视黑痣变化而延误治疗的案例,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怎么发现这个“潜伏的危险”,早早就把它解决掉!
一、黑色素瘤:黑痣里的“伪装者”
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说直白点,就是黑痣“变坏了”。咱们皮肤里的黑色素细胞本来是“安分守己”的,负责产生黑色素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但如果长期被刺激(比如反复摩擦、暴晒),或者本身有“坏基因”,这些细胞就可能“叛变”,疯狂生长形成肿瘤。
它最会“伪装”,早期看起来和普通黑痣没啥区别,圆圆的、黑黑的,藏在身上不显眼的地方。但和普通黑痣比,它有个可怕的特点:生长快、转移早。可能几个月内就从小米粒长成黄豆大,还会悄悄转移到淋巴结、骨头、内脏,到那时候治疗起来就麻烦多了。
二、教你四招:揪出“坏痣”的马脚
想分清普通黑痣和黑色素瘤,记住“ABCDE”原则,就像给皮肤做“侦探排查”,简单又好用:
1. A(不对称,Asymmetry):形状歪瓜裂枣
普通黑痣通常圆滚滚、左右对称,像用圆规画出来的。而黑色素瘤往往是“歪的”,把痣想象成两半,左边和右边形状不一样,一边大一边小,一边圆一边尖,就像被人啃过一口的饼干。
2. B(边界,Border):边缘模糊不清
普通黑痣边缘清晰、规整,像用钢笔描过的线条。黑色素瘤的边缘却毛毛糙糙、模模糊糊,有的地方凸出来,有的地方凹进去,甚至像地图边缘一样参差不齐,看着就“没规矩”。
3. C(颜色,Color):颜色乱七八糟
普通黑痣颜色均匀,不是纯黑就是棕褐色,像一块单色的小石头。黑色素瘤就不一样了,颜色“花里胡哨”,可能黑一块、棕一块,混着粉色、白色甚至蓝色,就像调色盘被打翻在上面,看着特别扎眼。
4. D(直径,Diameter):个头长得快
普通黑痣一般比较小,直径很少超过6毫米(大概铅笔头那么粗),而且多年不变。如果发现黑痣在变大,直径超过6毫米,或者短短几个月从芝麻大长成绿豆大,就得高度警惕,这可能是黑色素瘤在“扩张地盘”。
5. 额外提醒:E(演变,Evolving)
除了上面四点,还要注意黑痣的“变化”。如果黑痣突然发痒、疼痛、出血、结痂,或者周围长出小卫星痣(像主痣周围的小跟班),这些都是“危险信号”,说明它可能在“变坏”。
三、这些部位的痣,要重点盯防
黑色素瘤喜欢“潜伏”在这些地方,平时多留意:
1. 脚底、手心:这些地方经常走路、抓东西,容易摩擦刺激,黑痣长期被“磨来磨去”,容易变坏。尤其是脚底的痣,平时看不到,洗澡时一定要仔细摸一摸、看一看。
2. 指甲下:指甲下的黑线或黑斑别大意,特别是黑线变宽、变浑浊,或者指甲开裂、出血,可能是甲下黑色素瘤,亚洲人这种类型还不少见。
3. 头皮、腋窝、腹股沟:这些部位隐蔽,容易被忽视,而且腋窝、腹股沟经常出汗、摩擦,黑痣在这里“待久了”也容易出问题。
四、发现“坏痣”怎么办?别慌,这样处理
一旦发现可疑的黑痣,别自己瞎折腾,记住这几点:
1. 别乱抠、别乱点
有些人觉得痣不好看,就用手抠、用针挑,或者去路边摊点痣。这简直是“火上浇油”!黑色素瘤被刺激后可能加速扩散,点痣用的药水还会破坏皮肤,就算是普通黑痣,也可能被点出问题。
2. 及时找医生
挂皮肤科或肿瘤科的号,医生会用皮肤镜给痣做“高清检查”,就像给痣拍“特写照片”,能看得更清楚。如果高度怀疑是黑色素瘤,会做个小手术把痣完整切掉,送去做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是判断良恶性的“金标准”,一点都错不了。
3. 早期治疗很简单
如果确诊是早期黑色素瘤,别害怕!只要把痣完整切除,再稍微扩大一点范围,把可能受影响的周围组织切掉,很多人就能彻底治愈,不用化疗、放疗,定期复查就行。就像及时拆掉了“定时炸弹”的引线,安全又放心。
五、日常防护:别给黑色素瘤“可乘之机”
预防黑色素瘤,比治疗更重要,做好这些事,能大大降低风险:
1. 防晒要到位
紫外线是黑色素细胞“叛变”的重要诱因,出门记得涂防晒霜(SPF30+,PA+++以上),戴帽子、穿长袖衣,别在正午阳光最毒的时候暴晒。尤其小孩和老人,皮肤更娇嫩,防晒更要上心。
2. 别反复刺激黑痣
身上的痣如果长在腰带、文胸带摩擦的地方,或者经常被衣服蹭到,感觉不舒服可以找医生评估,该切就切,别让它长期“受委屈”。
3. 定期“自查”皮肤
每月花5分钟给自己做个皮肤检查,对着镜子看看全身,特别是后背、脚底这些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可以请家人帮忙看看。记住每个痣的样子,有变化及时发现。
黑色素瘤虽然可怕,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完全能被“扼杀在摇篮里”。别再对身上的黑痣掉以轻心,学会“ABCDE”原则,定期自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就能稳稳拿捏这个皮肤上的“定时炸弹”。毕竟,皮肤上的小问题,早重视才能早安心!
(刘焕玲 河南省肿瘤医院 骨科二病区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