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查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不同的尿液检查项目能反映不同的健康信息。为了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了解不同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一、尿液常规检验
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检验是最基本的尿液检查,用于评估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通过检查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管型等指标,可以发现肾脏疾病、糖尿病、尿路感染等。
留取方法
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于清洁容器中。
注意事项
*晨尿最佳,随机尿也可,2小时内送检。
*避免月经期留取尿标本。
*留取前避免大量饮水、剧烈运动。
二、尿培养检查
临床意义
尿培养用于诊断尿路感染,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细菌,确定病原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指导抗生素治疗。
留取方法
*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于无菌容器中。
*需在抗生素使用前留取。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及时送检,避免细菌繁殖。
三、24小时尿液检查
临床意义
24小时尿液检查用于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和代谢状态,常用于检测蛋白质、肌酐、电解质、激素等的排泄量。通过24小时尿液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留取方法
*第一天早晨排空膀胱后开始计时,收集24小时内所有尿液。
*最后一次排尿时间需与第一天早晨相同。
*记录24小时总尿量,混匀后取适量送检。
注意事项
*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蛋白饮食。
*尿液样本应保存在阴凉处,避免细菌繁殖。
四、尿肾功检查
临床意义
尿肾功检查是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总蛋白、尿肌酐,并计算出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和尿蛋白肌酐比(PCR),主要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特别是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和监测。
留取方法
*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于清洁容器中。
*晨尿最佳,随机尿也可。
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质排泄增加,影响结果。
*避免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导致蛋白质排泄增加,需在感染控制后复查。
尿液检查是临床诊断和监测疾病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尿液检查方法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和留取方法。正确留取尿液样本并注意相关事项,可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谭雪莉 信阳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