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急性胰腺炎:饮食不当引发的“健康危机”

2025-07-07 14: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急性胰腺炎是因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急性炎症反应,其发病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高脂饮食、暴饮暴食、酗酒等不良习惯逐渐普遍,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了解饮食不当如何引发急性胰腺炎,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对维护健康至关重要。

一、饮食不当引发急性胰腺炎的机制

(一)高脂饮食的“连锁反应”

脂肪类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会刺激肠黏膜产生胆囊收缩素,进而引起胆囊收缩和排空。这一过程会导致奥狄氏括约肌痉挛,使胆管内压力增高。由于胆胰管存在共同通道,胆汁会反流入胰管,引发急性胰腺炎。例如,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的人,其胰腺承受的负担明显加重,长期如此就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二)暴饮暴食的“冲击”

过量饱餐时,大量食物进入胃内,需要大量消化液来消化。这会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经,使胰液分泌增加。大量胰液积聚在胰腺内,导致胰管内压力突然升高,胰腺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胰管阻塞。此时,胰腺内大量消化酶被异常激活,这些酶会对胰腺自身进行消化,从而引发胰腺炎。在一些节假日或聚餐场合,人们容易暴饮暴食,这也是急性胰腺炎在此时高发的原因之一。

(三)酗酒的“双重伤害”

酒精对胰腺的损害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大量饮酒会刺激胰腺分泌,使胰管内压力增高,还可引起奥狄氏括约肌痉挛和胰管梗阻,导致细小胰管破裂,胰液进入胰腺组织间隙,胰蛋白酶原被激活为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磷脂酶、弹力蛋白酶以及胰血管扩张素,造成一系列的酶性损害,使胰腺自我消化。另一方面,动物实验证实,进入血液的酒精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长期饮酒还会引起渐进性的胰腺器质性破坏,使胰腺分泌增加和胰管压力增高等,进一步增加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比如,一些长期酗酒的人,其胰腺往往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一旦受到其他因素的刺激,就很容易引发急性胰腺炎。

二、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一)剧烈腹痛:难以忍受的折磨

急性胰腺炎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性、剧烈的上腹部疼痛,疼痛通常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可波及全腹。这种疼痛往往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向腰背部放射。疼痛通常在进食后不久发生,尤其是在摄入高脂肪食物后更为明显。腹痛的剧烈程度常使患者辗转不安,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二)恶心呕吐:身体的“抗议”

恶心呕吐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伴随症状。呕吐物初为食物残渣,后可呈咖啡色或胆汁样。恶心呕吐不仅给患者带来不适,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衡。值得注意的是,呕吐后腹痛通常不会缓解,这是急性胰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会频繁呕吐,但腹痛依然持续且加重。

(三)发热:炎症的“信号”

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发热与胰腺炎症反应及细菌感染有关。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若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胆道感染,患者可出现持续高热,甚至感染性休克,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比如,一些患者在发病几天后出现高热,这可能提示病情已经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四)黄疸:胆道受累的“警示”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小便深黄,大便呈白陶土色。黄疸的出现通常与胆总管下端炎症、水肿或结石导致胆汁排泄受阻有关。黄疸的出现提示病情可能较为复杂,需进一步排查胆道疾病。例如,一些患者在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的同时,还伴有黄疸,这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合并了胆道疾病。

三、急性胰腺炎的危害

(一)局部危害:胰腺组织的“重创”

急性胰腺炎可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引起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症性损伤。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一般指胰腺周围肿胀,胰腺淀粉酶升高和发热等症状,但通过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炎症可以消退。然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则非常危险,很容易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患者的生命。

(二)全身危害:多器官的“连锁灾难”

急性胰腺炎可能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胰腺炎引发的炎症反应可以影响肝脏、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的功能。例如,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风险。

四、急性胰腺炎的预防措施

(一)合理饮食:守护胰腺的第一道防线

饮食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应养成合理的饮食结构,尽量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油炸食品和红肉的摄入量,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例如,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选择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二)避免酗酒:远离胰腺的“隐形杀手”

长期大量饮酒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酒精会刺激胰腺,导致其酶过度分泌,引发炎症。因此,应戒酒或限制饮酒,男性每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对于有酗酒习惯的人,应逐渐减少饮酒量,直至戒酒。

(三)控制胆结石: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

胆结石是急性胰腺炎的另一常见诱因。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疾病,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清除胆结石,从而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例如,对于有胆结石家族史或胆囊疾病症状的人,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胆结石。

(四)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保持健康的体重,还有助于促进消化,减少胰腺的负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风险。

(五)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密切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控制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同时,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高血脂患者应控制饮食,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

(王永飞 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消化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