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脚踝扭伤冰敷还是热敷?处理时机很关键

2024-10-08 18: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脚踝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通常发生在行走、运动或不慎踩空时。扭伤后,脚踝周围会出现疼痛、肿胀、瘀青,甚至活动受限。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会陷入困惑:是应该冰敷还是热敷?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作用,但处理时机非常关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脚踝扭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

一、脚踝扭伤后的生理反应

    当脚踝扭伤发生时,局部组织会受到损伤,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

•  血管破裂:扭伤导致微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到周围组织,形成瘀血和肿胀。

•  炎症反应:身体启动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肿胀和疼痛。

•  肌肉保护性痉挛:为了保护受伤部位,周围肌肉会出现保护性痉挛,限制关节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二、冰敷的作用与时机

(一)冰敷的作用

    冰敷是扭伤后初期的重要处理方法,其主要作用包括:

•  减轻肿胀:低温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渗出,从而减轻肿胀。

•  缓解疼痛:低温可以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少疼痛信号的传递,缓解疼痛。

•  减少炎症:低温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二)冰敷的时机

    冰敷应在扭伤后的24 - 48小时内进行,这是炎症反应的高峰期。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冰敷时间:每次冰敷15 - 20分钟,每隔1 - 2小时重复一次。避免长时间冰敷,以免冻伤皮肤。

•  冰敷方法:可以使用冰袋、冰毛巾或冷敷包。如果没有冰袋,也可以用塑料袋装满冰块或冰水,外面包裹一层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注意事项:冰敷时应保持脚踝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肿胀。同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冰敷。

三、热敷的作用与时机

(一)热敷的作用

    热敷在扭伤后的后期使用,其主要作用包括:

•  促进血液循环:热敷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助于肿胀的消退。

•  缓解肌肉痉挛:热敷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  促进组织修复:热敷可以促进局部组织的代谢,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

(二)热敷的时机

    热敷应在扭伤后的48小时后进行,此时炎症反应逐渐减弱,肿胀开始消退。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热敷时间:每次热敷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避免长时间热敷,以免引起皮肤烫伤。

•  热敷方法: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电热毯。如果没有热水袋,也可以用毛巾浸热水后拧干,敷在患处。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  注意事项:热敷时应保持脚踝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肿胀。同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热敷。

四、其他辅助处理方法

(一)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是减轻肿胀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抬高患肢,可以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少液体在组织间隙的积聚。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抬高方法:将受伤的脚踝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保持30 - 45度角。可以在脚踝下方垫上枕头或软垫,使脚踝高于心脏位置。

•  注意事项:抬高患肢时,应保持肢体舒适,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同时,应定期活动肢体,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二)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可以减少肿胀,固定受伤部位,防止进一步损伤。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包扎方法:使用弹性绷带从脚踝远端开始,向近端缠绕,包扎时应保持适当的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  注意事项:包扎后应观察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如有皮肤发紫、麻木、冰冷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松开绷带,重新包扎。

(三)适当活动

    在扭伤后的恢复期,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  活动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踝关节活动,如踝泵运动(反复屈伸踝关节)、脚趾抓地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小腿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增强静脉回流。

•  注意事项:活动时应避免过度用力或引起疼痛,以免加重损伤。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强度,避免疲劳。

五、何时需要就医

    虽然大多数脚踝扭伤可以通过自我处理得到缓解,但在以下情况下,应及时就医:

•  疼痛剧烈: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无法缓解,可能提示骨折或韧带严重撕裂。

•  肿胀严重:如果肿胀范围迅速扩大,甚至影响到整个下肢,可能提示血管损伤或深静脉血栓形成。

•  关节畸形:如果脚踝出现明显的畸形,提示可能有骨折或脱位。

•  活动受限:如果无法正常行走或活动脚踝,可能提示韧带断裂或骨折。

•  皮肤破损:如果皮肤出现破损或瘀青范围迅速扩大,可能提示血管损伤或感染。

六、总结

    脚踝扭伤后的处理方法应根据扭伤后的不同阶段进行选择。在扭伤后的24 - 48小时内,应进行冰敷,以减轻肿胀、缓解疼痛和减少炎症;在扭伤后的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促进组织修复。此外,抬高患肢、加压包扎和适当活动也是重要的辅助处理方法。在处理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脚踝扭伤的症状,加速康复进程。

(李冰 许昌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