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肝功能检查报告时,面对满篇的英文缩写和数值,许多人会陷入困惑:转氨酶升高是肝病吗?胆红素超标意味着什么?白蛋白偏低需要治疗吗?其实,肝功能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能反映肝脏的代谢、解毒、合成等核心功能。本文将用通俗语言拆解报告单,教您读懂肝脏的“健康密码”。
一、肝功能检查的“核心项目矩阵”
肝功能报告通常包含3大类、10余项指标,它们像“侦察兵”一样从不同角度监测肝脏状态:
二、解读报告的“三步黄金法则”
第一步:定位异常指标
重点关注超出参考值范围的指标,但需注意:
轻度升高(如ALT 45-100 U/L):可能由熬夜、饮酒、剧烈运动等非疾病因素引起;
中度升高(ALT 100-500 U/L):提示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
重度升高(ALT>500 U/L):需警惕急性重型肝炎或肝坏死。
案例:某患者ALT 85 U/L,AST 60 U/L,GGT 120 U/L。结合其长期饮酒史,可初步诊断为酒精性肝损伤。
第二步:分析指标关联性
肝脏疾病常表现为“指标联动”:
肝细胞损伤型:ALT显著升高(常>3倍),AST/ALT<1;
胆汁淤积型:ALP、GGT同步升高(常>2倍),TBIL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肝硬化型:ALB降低(<35 g/L),PT延长(>3秒),球蛋白升高;
混合型:ALT、ALP、GGT均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合并胆汁淤积。
案例:某患者ALT 200 U/L,ALP 180 U/L,GGT 220 U/L,TBIL 35 μmol/L。结合乙肝病史,考虑慢性肝炎合并胆汁淤积。
第三步:结合临床背景
解读需考虑以下因素:
年龄:老年人ALP可能生理性升高;
性别:女性GGT水平通常低于男性;
用药史: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ALT轻度升高;
症状:黄疸提示胆红素代谢障碍,腹水提示低白蛋白血症。
案例:某孕妇TBIL 25 μmol/L(以直接胆红素为主),无其他异常。考虑妊娠期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处理。
三、常见异常的“临床解码”
1. 转氨酶升高:肝脏的“求救信号”
轻度升高(<2倍):常见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病毒性肝炎早期;
中度升高(2-5倍):提示慢性肝炎活动期、酒精性肝病;
重度升高(>10倍):需紧急排查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衰竭。
关键提示:AST/ALT>2提示酒精性肝损伤,>3提示肝硬化或心肌梗死。
2. 胆红素异常:黄疸的“颜色密码”
总胆红素>34.2 μmol/L:肉眼可见黄疸;
直接胆红素占比>50%:提示梗阻性黄疸(如胆结石、胆管癌);
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多见于溶血性贫血或Gilbert综合征。
案例:某患者TBIL 85 μmol/L,DBIL 60 μmol/L,伴皮肤瘙痒。腹部超声显示胆总管结石,确诊为梗阻性黄疸。
3. 白蛋白降低:肝硬化的“预警灯”
ALB<30 g/L:可能出现腹水、下肢水肿;
ALB<25 g/L:提示失代偿期肝硬化,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球蛋白升高:若A/G比值<1,提示慢性肝病或自身免疫病。
案例:某患者ALB 28 g/L,A/G比值0.8,腹部CT显示肝硬化、脾大。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
四、检查前的“避坑指南”
为确保结果准确,需注意:
1.空腹8-12小时:进食可能引起TBIL、ALP等指标假性升高;
2.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后ALT可能短暂升高20%-30%;
3.慎用药物:检查前3天停用维生素C、抗生素、避孕药等可能干扰结果的药物;
4.标本处理:血液需在2小时内离心分离血清,避免溶血导致K+、AST等假性升高。
五、肝功能异常的应对策略
1.轻度异常(1-2项指标轻度升高):
调整生活方式:戒酒、控制体重、避免熬夜;
1-2周后复查,若持续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2.中度异常(多项指标升高或单项显著升高):
完善检查: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腹部超声、FibroScan(肝弹性检测);
专科就诊: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制定治疗方案。
3.重度异常(ALB<25 g/L、PT>15秒、TBIL>51 μmol/L):
立即住院治疗,排查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等危重情况。
六、结语
肝功能报告是肝脏健康的“晴雨表”,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当发现异常时,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可忽视。遵循“定位异常-分析关联-结合临床”的三步法,并咨询专业医生,才能让这份报告真正成为守护肝脏健康的指南针。
(赵静 兰考县中心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