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胸痹冠心病中西医结合,为心脏“保驾护航”

2024-11-06 19: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胸痹,在现代医学中多对应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冠心病的方式,正为患者的心脏健康提供着更为全面、有力的保障。

一、中医对胸痹的独特认知

中医对胸痹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积淀。传统医学认为,胸痹的发生与心肺气虚、痰浊瘀血等因素密切相关。其病机关键在于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例如,当人体正气不足,外邪侵袭,或者长期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都可能导致体内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这些产物相互胶结,阻滞心脉,引发胸痹。

中医治疗胸痹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望、闻、问、切,准确判断患者的病因、病机和证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气虚血瘀型的胸痹患者,常采用补气活血的治疗方法,选用黄芪、丹参、人参等中药,以增强机体正气,促进气血运行;对于痰浊闭阻型的患者,则侧重于化痰通络,使用瓜蒌、薤白、半夏等药物,来祛除痰浊,疏通心脉。此外,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外治法,也能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缓解胸痹症状。

二、西医治疗胸痹的优势与局限

现代医学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在明确诊断、快速缓解症状以及预防病情进展等方面有着显著优势。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先进检查手段,能够精准地判断病变部位和程度。在治疗上,药物治疗是基础,如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如心脏支架植入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可以直接重建血管通路,恢复心肌灌注。

然而,西医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药物可能会有副作用,如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而且,单纯的西医治疗有时难以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对于一些因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或慢性疾病导致的体质失衡问题,往往缺乏针对性的调理措施。

三、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协同护心

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冠心病,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实现互补协同的效果。

在疾病诊断方面,西医的精准检查手段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了更详细的参考依据。中医可以借助西医的检查结果,更准确地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使辨证更加科学、规范。例如,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狭窄程度,结合中医的舌象、脉象等,能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西医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而中医的治疗则侧重于整体调理,通过中药的多靶点作用,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例如,在冠心病术后,患者服用中药可以促进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中医的养生理念还能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从源头上预防胸痹的复发。

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胸痹冠心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这种治疗模式既继承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髓,又融合了西医的先进技术和药物优势,为心脏健康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总之,胸痹冠心病的治疗需要中西医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患者的心脏“保驾护航”,让更多的患者能够重享健康生活。

(朱光中 新蔡县涧头中心卫生院 中西医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